老孙家的亲家,就是春妮儿的公婆。
“春妮儿姐也一起回娘家来了吗?”
“没有。”
老孙家,匆匆从地里赶回来的孙大娘夫妻只见着李宝强爹妈,失望地问:“亲家,春妮儿咋没一起过来?”
李宝强妈趾高气扬地说:“她得老实在家养肚子,好给我们家生个大孙子,来不了。”
一提到大女儿生孩子的事儿,孙大娘夫妻就矮好几头,言语间总是带着讨好。
他们怕李家因为春妮儿生不出孩子,就不要春妮儿。
李宝强妈也借着春妮儿不下蛋,拿捏着他们,颐指气使地说:“亲家,我这次使了不少东西才给春妮儿弄来药,家里紧,没粮了,春妮儿也吃不饱,借我家一袋儿粮吧。”
孙大爷立即答应:“行行行,咋能饿着,走时背一袋儿走,再拿点儿干菜。”
李宝强妈来者不拒,还骄横地说:“这是我们家给春妮儿的最后一次机会,要是还生不出孩子,我们宝强可不会留她。”
孙大娘孙大爷依然忍气吞声,赔着笑脸,“肯定能生……”
大队办公室——
两个村的大队长来, 赵村儿的大队长赵新山收到赵柯的通知,立即从地里回来接待。
这期间,赵柯招待三个人,随便闲聊几句。
等赵新山回来, 杨队长和李队长跟他寒暄完, 才说明来意——他们都不想落后, 想发展又一时理不清头绪, 无法确定优先项,就来跟赵村儿大队学习请教。
以前大家各有各的穷, 这几年, 六河子大队稍微好点儿, 他们大队的人对上附近几个大队, 都有点儿傲气。
其他村儿私底下没少酸言酸语,也会说他们拿鼻孔看人,得意什么。
但真要见着面,态度都好, 家里孩子找对象, 首选也都是六河子大队。
今天两个大队凑巧地撞在一起,都是同一个目的。
不凑巧的是,两个大队一直互相看不上,关系相当一般。
所以,双方看彼此的目光,便流露出几分不友善, 一开口就互相挤兑, 火药味儿十足。
杨大队长埋汰李村儿, “李村儿大队那些懒货, 还想开出五百亩地?”
李大队长反驳:“我们怎么开不出来?”
“开出来, 你们种的出来吗?”杨大队长还故意转头问赵新山,“他们大队的青年在这儿干活,没偷懒吧?”
李大队长脸一拉,跟赵新山说:“咱们两个大队是邻居,我选得都是老实勤快的小伙儿,也叮嘱过他们踏实干活、听从安排,我这个大队长保证他们听话。不像有的大队,有个仨瓜俩枣就不知道姓啥了,没在你们村儿跟任闹矛盾吧?”
杨大队长专戳李大队长肺管子,接话,“我们村儿都是好青年,可从来不干丢人的事儿,倒是你们大队,还好意思来赵村儿?”
李大队长瞬间恼怒地腮帮绷紧。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先是李大胜纠缠、污蔑赵棉一个年轻姑娘,还动手伤人,被关进去了,成了附近几个村儿名声最大的恶劣男青年。
本村儿人都远远避着李大胜父母,李大胜爹的会计明年肯定选不上,基本算是废了。
另一件事儿,是村里的祸头子跑到赵村儿偷东西,被抓了个正着。
时下闭塞,人们习惯村里的大事儿小事儿都由大队长裁决,赵新山带人把那祸头子送回李村儿。
村里社员也都厌恶那祸头子,一直抓不到把柄,这次丢人丢到外面去,纷纷要求赶走他,李大队长也不想有这么个人祸害村子安宁,就报警抓走了人。
这时候的案子,都从重从快,尤其抓现行,证据确凿,祸头子直接判了刑。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外人往往会忘记事件的主角,提起来的时候只会用“李村儿的人”来指代。
李村儿大队背上了巨大的污点。
偏偏这两个污点,还都跟赵村儿有密切的关联。
李村儿大队的人对赵村儿的心情相当复杂,明知道这事儿怨不了他们,但心里就是膈膈楞楞。
上次过来,赵村儿的人,尤其赵新山和赵柯,没有对李村儿区别对待,李大队长做了好几天心理建设,才找到赵村儿大队。
要是被六河子大队的人搅合了正事儿,得不偿失。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