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5 / 36)

不过他借走《千蛊杂论》而不还这事又怎么看怎么蹊跷。

胡思乱想间,一道黑影忽然从书架上划下,紧接着一眨眼蹿到书桌下,跃上窗栏后一溜烟不见了。

狸奴藏得隐匿,走得也悄然,只是掀落了高处的一副画卷。

画卷滚落在地上摊开一半,摊开的卷尾落着一个略显稚嫩的“筑”字。

“筑”是李殊援的名。

我捡起画卷,展开后入目的是两人在比刀,少年横刀迎击神情坚毅,年长的男人垂着眼睑面露欣慰。

一大一小正是杜诠之和李殊援。

李殊援曾对我说过,杜掌门算是他的半个父亲。

李道询与杜掌门是八拜之交,在李殊援八岁拜师之前,管杜诠之是叫“干爹”的。心仪的姑娘因病早故后,杜诠之一直没有娶妻生子,李道询为平好友心中落寞,便让他认了自己的孩子做干儿子,后来见李殊援对长刀感兴趣,又让他教自己儿子习学长刀,不到半年,李殊援便正式拜师入山,成为了杜诠之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徒弟。李道询去世时李殊援才十岁,丧葬事宜都是杜诠之主持的,对李殊援来说,杜诠之确实可以算得上半个父亲。

至于李殊援的母亲究竟是谁,如今又在何方,这是常为人道的一个谜团,我曾探问过,李殊援只是神色黯淡地说“不知道,自缢了”。我同样向李殊援求证过李道询前辈是否真的是因练剑走火入魔而死,李殊援也是不甚在意地说“也许吧”。

李殊援唯一在意的,兴许只有杜掌门了。

山中曾有弟子非议杜掌门,说他收李殊援为徒就是为了把李道询的《凝气说》据为己有。当时李殊援与我一起在羽池边的古树下闲钓赏月,听到身后不远处两个不知哪个长老门下的弟子信口诬毁杜掌门,当即便起身相护道:“两位如此信誓旦旦,是觉得自己比当事人更了解秘籍的去向?”

据我所知,《凝气说》确实一直在李殊援手里。拿到秘籍后我翻看过两遍,书中的功法大多都基于剑道,能用之于刀法的少之又少。我多次见过李殊援和杜诠之比刀,两人的刀法都没有《凝气说》的影子。

所以,分明是用不着的东西,为什么李殊援愿意把《凝气说》白送给我都不愿高价卖给柳赐衣?

这东西对李殊援来说究竟重不重要?

我至今都十分疑惑。

罢了,追究这些也没有意义,还是找到《千蛊杂论》要紧,这关乎我体内的寒毒究竟是否有根除的可能。

我欲将画卷放回原位,但没料到书架如此之高,踮起脚都够不着顶,无法,我只能抛扔,但天不遂人意,画卷不但没有稳当归位,还顺带捎落下来一幅新的。

我长舒一口气平复心情,弯腰去捡画卷,见到画上的人后动作一顿——画上是一个眉目清俊的男子,像是醉了酒,单手举长剑,立于槐树下,笑意正酣,锋芒所向是画外之人。

巧了,这位我也认识。

正是本人。

我拾起画卷,心中滋味难言。

画上所绘是我向李殊援讨要《凝气说》时的情形。

那日我贪嘴多喝了些许桂花酿,微醺之时李殊援忽然说想看我舞剑,只要我愿意给他舞剑,他便什么都愿意给我。借着醉意,我给他舞了一些很久没用过的招式,其中不乏偏门又阴毒的南疆剑法。渐入佳境后我兴致大发,略微失了点分寸,最后一式剑指他的喉咙,他也不躲,只是问我:“倾怀想要什么?”

我丝毫没作犹豫,直答:“《凝气说》。”

这幅画没有落名,只注了日期。

庚子年八月二十。

没记错的话,这恰好是我携书出逃的前一日。

好吧,喜欢我算李殊援倒霉。

不过我也很倒霉啊,被他强迫了这么多次。他欺负我倒是得了趣,每次都没完没了的,我却是半点也不知道他的心意,只当他是在报复我,反反复复任他摆弄。

也算是扯平了吧?

画拿在手里过于沉甸,我不欲多看,搬了个爬架过来,将画卷放了回去。

踩上爬架后书架顶部的全貌才展露在我面前。

上面堆着不少画卷和书册,还留有不少细短的毛发,我漫不经心地巡视着,在瞥见“南蛊记”三个字的一瞬间,倏地福至心灵,将那一垛书都抱了下来。

嚯,还真让我找到了《千蛊杂论》。

我在书桌旁翻看了许久,一垛四本书我都翻遍了,也没有找到孟图南跟我说的那个可除寒毒的偏方,期间看守过来叫我用午食我都没去。

在翻第三遍的时候,才发现《千蛊杂论》有两页的缺失。

难道那偏方就在这缺的两页上?

正纳闷着这书为何会缺页,便远远听见李殊援回来了,看守正在院外与他说着什么事。

我立马放下手中的东西回到了卧房。

但在接下来的不到一刻钟里,我的纳闷只增不减。

我在脑中回想了一下从李殊援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