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并非采茶的季节,但仍有数十人在林间忙碌。
他们正在为山野间的茶树修剪干枯的树枝。
不远处还有几人正在铁板上炒茶。
他们身材虽然清瘦,但一个个都极有精神,炒起茶来更是卖力极了。
不过片刻,茶香遍布整座丘陵。
然而随江玉珣一道来的译官,还是有些不确定地看了他一眼:“江大人,昭都的贵人们都喜欢喝清茶,不如我再带您去其他茶园看看吧?”
他口中的所谓“清茶”,就是后世常说的“绿茶”。
也是目前烁林郡面积最为广泛的茶种。
“无妨,”江玉珣轻轻摇头说,“这些茶并不运往昭都,而是送给克寒人的。他们喜欢的正是此类茶叶。”
说着,江玉珣忍不住低头嗅了嗅已好炒好的茶叶。
眼前这片丘陵上长满了野生茶树,但它产出的却非绿茶,而是黑茶。
这在如今的烁林郡贱之又贱。
译官虽仍有些疑惑,但一想到说话的人是江玉珣,还是跟着点起了头来:“原来这样啊……”
江玉珣笑着点头。
说话间,忽有一个小孩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江,江大人!”
江玉珣刚一转身,就被那小孩撞了个满怀。
跟在小孩背后的妇人连忙上前,正准备把他抱走。
江玉珣却先蹲下身揉了揉他的脑袋,笑着夸奖道:“阿喜真聪明。”
名叫“阿喜”的小孩颇为不好意思地用手捂住了脸。
阿喜就是彼时被母亲抱在怀里,饿到奄奄一息的孩子。
那日,流民被官兵带回了烁林郡首邑。
他们并没有被遣回由屋棚搭成的破烂不堪的“家”,而是被统一带到了城北的空地上,并于此安顿了下来。
往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食宿皆由朝廷安排。
唯一要做的便是深耕茶道。
妇人把阿喜从江玉珣的怀中接了过来。
小孩依依不舍地朝江玉珣挥手,并努力组织语言,极其响亮地说:“江大人再见!”
江玉珣忍不住轻轻捏了捏他脸蛋:“再见。”
当日阿喜腹部肿胀得厉害,江玉珣还以为他生出腹水,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万幸阿喜的情况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严重,喝了几日羊奶小孩竟然一点点缓了过来。
直到这时,江玉珣方才从译官口中得知,阿喜原来已有三岁。
这个年纪的小孩语言能力格外强大。
跟昭都来的官兵呆了几日,就学会了几句官话。
江玉珣以此为灵感,把这群流民里年纪稍小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命官兵每日与其交流。
如今他们都已学会自己的姓名,还有“饿、痛、吃、睡”等简单的词汇。
年纪大些的流民,虽然学得没有那么快。
但也已知道“江大人”就是一直照管他们的年轻官员。
阿喜的话音一落,流民便纷纷放下手中的东西聚了过来,围在江玉珣的身边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江大人,他们问您能在烁林郡多待些日子吗?这批黑茶制好后,第一个给您尝尝味道。”
江玉珣无比遗憾地摆手说:“恐怕待不了那么久。”
黑茶制作主要有“杀青、揉捻、发酵、干燥”这几个步骤。
单单是“发酵”这一项,就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
江玉珣等人再过几日便要离开烁林郡首邑了。
他想了想说:“制成茶饼的黑茶,放上许多年也不会坏。你们将第一批茶存在这里,未来我定然还会再回烁林郡,到时候再喝也不迟。”
译官的眼睛不由一亮:“定然!”
接着立刻转身,把江玉珣的话翻译给了众人。
-
娄倬正驻守烁林郡,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年时间。
从短时间内掌握当地语言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他的工作、办事效率之高,更别说最近几日皇帝还在这里。
受稻谷品种与地形地貌限制,今年烁林郡没有条件“屯田”。
于是收到皇命后,娄倬正便在第一时间,命官兵于官道两旁修建起了“岗哨”。
马车驶出硝磺矿场,朝着烁林郡首邑而去。
每过二三里地,便会有一座正处于修建过程中的岗哨现于眼前。
娄倬正正坐于宽大的龙辇内,为皇帝仔细介绍道:
“……这些岗哨皆为土木制成、就地取材,岗哨分为上下二层,上层为木质观望台,下层是轮岗休息处。每座岗哨内有六人日夜轮班。修成定可以保障官道顺畅、安全。”
说完,还不忘笑着看窗外看了一眼:“还有江大人上次说的,在城内各区设置岗房的建议,这几日也已落实下去。”
此时江玉珣并不在这驾马车内。
而是与几名郎官一道,留守在首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