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琛和宁聂丽齐格便是几个大孩子的小跟屁虫,走哪儿跟哪儿。
程婉蕴得以坐在暖炕上与王嫔一块儿闲话。
“皇上前两日已能起身了,否则我也不敢请你们来。”王嫔一边替十一公主做帽子,一边盱了盱程婉蕴,心有余悸道,“刚听闻圣躬违和那会儿,连着有半拉月不许任何人觐见,朝堂内外都快吵开锅了,那阵仗可真吓人……”
康熙病得突然,幸好不算特别严重,只是有半边身子使不上劲,再者便是嘴角未能恢復,康熙这样要强好面子的人怎愿意将自个这病容暴露在人前,因此不论是六宫妃嫔或是几位内大臣通通都不见,就连太医都是日夜守在干清宫不许离开半步,更不许传出去什么话,这样的动作倒引发了许多流言蜚语,有说皇上已经遭受不测,还有人怀疑太子爷篡位的,若非太子爷稳得住、几位亲厚的亲王弟弟也出了力,而爱挑事的直亲王被勒令闭门反省、八爷圈禁中,还不知会不会有人打着孝顺的旗号闹出夜闯宫禁的事呢。
太子爷为此也约莫一两个月没回过毓庆宫了,一直守在干清宫亲自伺候行动不便的老父亲,六部的奏折都是一车一车运到干清宫的。
程婉蕴听了王嫔的话,便知道她心里不安,这是变着法想打听些什么,她便笑着摇了摇头:“你放心,皇上春秋鼎盛,不过小病一场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王嫔得了准话,眉眼便弯了起来,微微松了口气。
程婉蕴见了便心里有些酸涩,在这宫里,儿子盼着老子死,或许也只有如王嫔一般年纪小又位分不高的汉妃们真心希望康熙能长命百岁了吧?皇上还在,她们这日子还有些盼头,皇上没了,便要一齐关到宁寿宫、慈宁宫等宫殿里去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了。
王嫔还好,她有三个儿子,她如今还不知道康熙临终前会下恩旨让有子的后妃能到儿子府上奉养暗度晚年,她或许也以为自己得长留宫中,这才心下揣揣。
程婉蕴又不能告诉她:安心啦,康师傅还有十年可活!也不能告诉她:安心啦,你要烦恼的是儿子太多,将来要哪个儿子家住呢!历史上,十五十六阿哥为了争谁来奉养自家额娘差点打起来,结果架打了不少,总算打出了结果:庄亲王(十六阿哥),但他请求迎养密妃于府邸的折子却被干隆十动然拒地驳回了。
同样被驳回的还有十七阿哥的母妃陈氏,干隆心眼子不比四爷少,想拿捏住自己小叔叔们,自然要留下他们的母妃在宫中,还能彰显自己的孝心和仁爱,一举两得。
不过如今历史已悄然转过了弯,太子爷还在,干隆会为了巩固政权而提防自己的小叔叔,太子爷可没这个必要,将来王嫔或许真的能过上含饴弄孙的好日子。
干清宫里,夜深了,胤礽却仍坐在康熙身边,替架上了老花镜的老皇帝轻声细语地念着奏折。
烛光下,康熙病了一场更瘦了,他眼皮松弛,使得他的眼角微微下垂,脸颊两边的肉也垂了下来,扯出了不少沟壑般的皱纹,八字胡修剪得整整齐齐,却已染上了花白的颜色。
他精神头还不大好,曾经挥毫泼墨的右手经过太医的诊治依旧使不上大劲,抬起来甚至有些颤抖,于是他近来已不再亲自批阅奏折,改为听胤礽一封一封地念,他再沉吟片刻,给出批文,最后由太子用黑墨代批,再盖上太子的印玺以及康熙的小印。
这样就代表着这封折子是他看过、属意太子代笔批阅的。
这样批折子的速度自然慢了不少,但军国大事不能耽搁,康熙还是强撑着身子听着胤礽一封一封地念,但偏偏这些大臣们总是废话连篇,上的折子时常不知所云,听得康熙与胤礽时常哭笑不得。
比如河南巡抚赵弘爕,他便是没话找话说的典型,每日都要给康熙上折子,有时候实在没事,就天天跟康熙汇报河南的天气情况,比如,已经连续一个月,胤礽一展开就看见赵弘爕写道:
“恭请皇上圣安:皇上,河南这边下雨了。”
康熙咳嗽道:“你就写知道了。”
隔了几日又来一封:“恭请皇上圣安:皇上,河南这边又下雨了。”
康熙忍了忍道:“你就写朕知道了!!”
又过了几日胤礽又读到他的折子:“恭请皇上圣安:皇上,河南这边下了老大的雨了!”
康熙抚了抚老花镜,气得一时没说话。
今日,这家伙又写了一封折子:“恭请皇上圣安:皇上,河南这边又又又又双叒叕下雨了!”
康熙怒道:“以后他的折子都不用念了!直接打回去!”
胤礽抹了抹额角的汗,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问安折子:“皇上,您好吗?”
“皇上,天气冷了,您好吗?”
康熙心情好时会让胤礽写:“朕很好。”、“还挺好的。”
心情不好:“阅。”【注1】
胤礽之前替康熙批阅奏折,大多是批阅那些比较重要、紧急的折子,康熙会把灾情、修缮、民生一类的折子作为题目随时考较他,即便是之前康熙亲征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