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戈看着那熟悉的大家伙,满意地点了点头,“嗯。”
蒋寒衣:“……”
见了鬼了,转学两三天没看见这姐脸上有表情,这会儿她居然对着辆古董笑得这么慈祥?
蒋寒衣脑袋里冒出四个大字——俗世奇人。
“多少钱?”弋戈问。
蒋寒衣扭头冲门外喊:“舅,这古董多少钱?!”
弋戈:“……”
老蒋喊回来:“二百!”
蒋寒衣扭头,“二百。”
弋戈有点吃惊,“这么便宜?”
蒋寒衣耸耸肩,“能卖出去就不错了。”
弋戈来之前在网站上查过“二八自行车”的价格,大多在八百以上——这年头,“古董”应该是很值钱的。她说:“我觉得,你们定价可以再高点。”
蒋寒衣有些接不上话了,这年头居然还有买东西主动抬价的人?
他愣了一下,摇头说:“不用了,多给我舅肯定也不收。”
他都这么说了,弋戈也不再坚持。她点点头,瞥了瞥墙壁架子上挂着的车锁,说:“那给我配把锁,一起算二百五吧。”
蒋寒衣:“……”
她是钱多得没处花了?还是在骂人?
他好笑地点点头,伸手从架子上拿了最贵的那套锁,“行,随你。”
“谢谢。”弋戈付了钱。
弋戈推着车走出门,又解了银河的绳子。银河看见这大家伙很是兴奋,摇着尾巴围着车转了好几圈,还跳起来扒着车座闻了闻。
修车的老蒋见了,笑道:“你这狗还挺喜欢这车。”
弋戈心情好,笑着点了点头,“谢谢老板。”
老蒋摆摆手,回头招呼蒋寒衣,“寒衣,送客!”
弋戈一回头,蒋寒衣还杵在店里,隔着大排自行车和她遥遥相望,十分矜持地挥了挥手,“好走不送!”
手一挥完,立马又收回去,抱着臂,隔着二十米的距离,警惕地盯着银河的行动,生怕他下一秒就扑过去吃了他似的。
然而银河忙着看新车,屁股朝他,显然对他一点兴趣也没有。
弋戈:“……”
这人怎么怕狗到这种地步?
她朝他点点头,又说了句“谢谢”。
推着车过马路的时候,弋戈盯着红灯跳动的数字发呆,不知怎的,蒋寒衣刚才那警惕的怂样又浮现在脑海里。
等等……这怂样,怎么越想越眼熟?
模糊的记忆碎片再一次滑过脑海,弋戈终于将它抓住。
…原来是他。
第05章 狗、糖果和一个二百五
江城以西两百公里,有一座风景美丽但除了风景之外从 gdp 到基础设施到教育水平等方面都不太美丽的县级市,桃舟。
从出生到十六岁,弋戈一直在这里长大。
弋戈忘了自己是怎么知道的,也许是小孩子的直觉,也许是某一年过年时不小心听到大人的讲话。但她很早就明白,对于弋维山和王鹤玲来说,她是一个没来得及被打掉的意外。
如果她是个男孩,意外就能变成惊喜;可她不是,那么意外就永远只是意外。
为了给以后的弟弟腾位置,弋戈一出生就就被王鹤玲送回桃舟老家,交给弋维金和陈春杏夫妇抚养,户口也上在他们名下。
“弋戈”也并不是弋维山本来想给她起的名字——据说要上户口那会儿弋维山很忙,忘了拍板给她定个名字。最终是小外公潇洒挥毫,在姓氏上加了一笔,给她起了现在这个名字。
对于“寄人篱下”这件事,弋戈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
陈春杏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为人和善,也从不短她吃穿;而弋维金常年卧病在床无法照顾她,但恰恰因此,她有了极大的自由。
她在桃舟的山间田野撒欢长大,既不比城里小孩的经济条件差,也不缺农村孩子的自由快乐,两全其美。
只是大人们,尤其是陈春杏,并不这样认为。
弋戈天生性格安静,朋友也不多,还因为高壮的身材被许多同学嘲笑过。陈春杏把这些统统归结为她缺少真正的母爱,甚至一直为此心怀愧疚。
弋戈很少对别人的话上心,更不觉得朋友少有什么值得伤心的。无奈,总有一些热心肠的人不仅要哀她之苦,还想替她疗伤。
比如二年级那年突然转来桃舟小学的那位小少爷。
桃小是所典型的“自产自销”的小学校,历年的学生都是村里自己的孩子,有些孩子长大了又回到桃小来当老师。因此“外来郎”蒋寒衣到来之前,就已经吸引了全校同学的注意。
小孩子散播八卦的能力不容小觑,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蒋寒衣家是省会来的,很有钱。他爷爷还是个军人呢,立过功的那种,很威风。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