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青禾先在一堆东西里翻找,有没有信件,压在最下面,她立即拿出来展开。
信上写:在这里吃住都好,家里不要太过操劳 ,农忙找人帮忙。怕你硬撑着,累了也不说,支了账,跟管事的换了点东西,好好给你补补。
秋收后回来一趟,勿念,我也害怕打喷嚏。
姜青禾看了好几遍,轻笑出声,默默在心里念了好几遍徐祯的名字才作罢。
开始拆东西,有一小包茶叶,徐祯裁了一张小纸,夹在绳子里,上写松潘茶。味道不同于砖茶,有很浓重的苦香味。
叠在这袋茶叶上头的是更大一包的红茶,来自西南,徐祯上头写的是,这些茶叶卖相不好,是边角料,但熬茶很香,可以熬点奶茶跟蔓蔓一起喝。
一小罐槐花蜜,两根大蜡烛,一大包干枸杞,最后是好几包很厚实的各色干菌子。
在今年秋时没下雨,长不出蘑菇的一年里,徐祯给捎来了西南的菌子,有三四株干松茸、还有松乳菇、羊肚菌、鸡枞,这些都不多,最多的是一大包野菌子,徐祯说不知道叫啥名字,只知道无毒,他尝过了。
姜青禾哭笑不得,她也不知道徐祯到底是怎么跟人家换的,有没有吃苦头。笑着就沉默了,一点点收好这堆东西,拿出一包菌子给了师姨。
这整个下午,明明有不少人进铺子,姜青禾也很热情地招待,可只要闲下来,她就在发呆,时不时瞟眼布袋子。
这种状态持续到她接蔓蔓回家。
蔓蔓拿着蜂蜜说:“爹给的,爹回来了吗?回来怎么不来看我?”
她哼了声,刚才一路叽叽喳喳,现在却抱着蜂蜜不想说话。
“还没回呢,爹忙着呢,他晚点就回了,”姜青禾清洗着菌子,她见蔓蔓不动,就指派点活,“你再去跟婆婆说声,让她晚上到我们这来吃。”
其实不管是宋大花还是虎妮,她都说过了,只不过是想让蔓蔓有点事做。
“噢,我啥时候才能去找爹阿?”蔓蔓难得没有领了活欢天喜地跑出去,而是蹲下来蹭了蹭姜青禾的胳膊。
“很快,很快了,”姜青禾这样回她,只是自己也不知道,很快到底是多久。
蔓蔓不说话了,她拨着菌子,然后又站起来跑出去,只留下一句,“我去叫四婆了。”
而姜青禾则又把上一年的土暖锅拿出来,舀了水淘洗干净。她洗锅的时候,大锅里炖的鸡汤已经咕嘟咕嘟沸腾,白气直冒。
她切好了菌子,那包最多的野生菌,等着鸡肉煮熟煮软,放红枣、枸杞,再下菌子煮一锅野生菌火锅。
姜青禾只吃过两次,但那土鸡炖汤外加菌子的鲜美,那滋味只要一想起来,舌头好似已经尝到了,开始分泌口水。
前些日子忙,吃食也简便,懒得折腾新花样,都是馍馍、饼子配汤,再炒一个菜,或者来点肉,她和蔓蔓也就对付过去了。
少有三家在一起吃饭了,姜青禾有点伤感,但下一刻她就想翻白眼。
整天在外头跑,彻底黑成炭的宋大花乐颠颠跑进来,手里提这个食盒,大嗓门道:“禾呐,你说巧不巧,俺们今天给大户家办喜事来着,好酒好菜吃不完,俺给搂了些来。
正想着晚上大伙一起吃点,你这就给炖上了,哎呦,这啥味,香死个人了,比大户那的蹄髈还香嘞。趁她们都没来,叫俺先尝一口。”
她如今说话越发爽利,外头种种磨炼让宋大花除了黑瘦以外,也有了点铁娘子的意味,一个瞪眼就能让人打怵。
只是回了春山湾,她也横不起来,只这话多得跟刚会发声的鸭子一般,让人直想捂耳朵。
“叫你个大忙人先尝,瞧你咋又黑了,”姜青禾给她先盛了一碗汤,瞅她这副模样,也无奈摇头,别的办喜事的出去几个月都胖了,只有宋大花这操心那操心,更瘦了些。
“黑就黑点吧,钱搂到自家来就成了,你才忙,这头那头没得歇,趁没人,这两块叫啥,蒸羊羔肉的给你吃,”宋大花呼呼喝完大半碗汤,她打开食盒取出一口碗,得意地说,“大伙都想抢这肉,没抢过俺。”
这羊羔肉是加了面和大料,用肉特别嫩的小羊羔蒸熟的,过油放葱,嫩得一撕就掰下来一大块肉,脱离骨头。
当时扫桌还剩两块,宋大花立时就端盘子了,她才不管啥里子面子,磕不磕碜,都没吃饱重要。
“你快吃,可补了,只有两块,你都吃了吧,”宋大花把肉塞到她手上,一定要她吃。
姜青禾头一回知道原来羊肉蒸熟,比大料炖的都要好吃数倍,可能也不是蒸熟的羊肉特别好,是这份心意。
宋大花还在往外拿饭菜,一大碗红烧猪肋排、烩丸子、红油肚丝、半只酥鸡,她一边拿一边说自己是如何靠着手疾眼快抢到的。
她跟姜青禾说了一遍不算完,在冒着热气,底下搁着炭火的暖炉前,还有四婆和虎妮以及几个孩子当听众时,她一边喝着汤,一边撸起袖子给大伙表演,她到底是怎么趴在桌子上,两根手指死死夹住盘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