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则是骂他们动摇“阴阳平衡之道”,男女都为世界组成本源,阴阳互补才是道理,而他们却只想抬高“阳”,打击“阴”,动摇世界平衡,长此以往必定生出大乱。】
【第三是不孝,他们皆有由母亲生育、养大,却看不起母亲,实乃不孝。】
【第四是不悌,他们大多都有姐妹,结果不仅不爱护姐妹,反倒阻碍他们进步,打压姐妹,实乃不悌。】
【第五则是不忠,大唐正是广纳人才的时候,圣上更是求贤若渴,所以才决定开展科举改革,决定不管出身、性别,唯才是举,结果他们却阻碍了圣上搜罗全天下人才的宏远,自然是不忠。】
【第六则是叛国,不准女子参加科举,那就让一半的国民无法为国家出力,这就是阻碍国家发展,壮大异族,这跟叛国有什么差别?】
【第七则是恩将仇报,安乐公主对他们算得上有知遇之恩,结果他们为了抢占科举名额,竟然公然反对安乐公主的改革政策。】
这七条“罪状”一出,众人的脸色都很是精彩。
有人面色难看至极,有人则放声大笑起来。
茶楼中,哪怕是之前最淡定的人也都面色难看至极。
他们其实早就做好了会被世家攻击的准备,但却没想到他们竟然被攻击成了“不忠不义不孝不悌”之徒!而这在那时可都是大罪中的大罪啊!
沉默半晌后,很快便有士子喊冤,“虽然在下定然不会去反对安乐大帝的,但天幕中那些士子只是反对女子科举罢了,这怎么就能上升到这种高度?世家也太会扯大旗了!”
这话一出顿时惊醒了其他士子,顿时无数人开始附和。
“对对对,世家真是无耻,这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啊!怎么就到这种程度了!”
“诚然女子中的确可能出现武皇和安乐郡主这样才情卓绝之人,但他们也只是少数啊!不让女子参加科举虽的确可能少了一些人才,但却有助于保持整个社会稳定啊!”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千古流传下来的规矩,若是丈夫妻子都想着往外跑,谁照顾家庭呢?”
……
就在群情激奋之时,茶楼的老板娘声音却是突兀的响了起来。
“女子人才少?除了世家皇族不差钱外,俺们女子有几个能接受你们这样的教育?是不是全家都在耗空家财供养你们?你们难道家中没有姊妹吗,若是他们也能跟你们一样读书,他们真的会不如你们吗?”
“还什么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不说俺这种本来就没了丈夫,只能自己赚钱的。俺寻思着这满大街都是做生意、做绣活补贴家用的女子,有几个男的真能将家外一把抓,不用女子操心家外的?”
“对了,你们几个人真的赚到钱养家呢?像你们这种书生俺可是太清楚了,多半都是靠着全家供养你们求学来参加科举的吧?所以现在要么是你们的父母在供养你们,要么就是你妻子在拼尽全力供养你们,这就是你们说的男主外女主内?”
“还有你们被这么攻击一小下就受不了了,从前加在女子身上的那些骂名不是一样吗?都是莫名其妙扯大旗,怎么扯到自己就受不了了?”
老板娘这话说得十分直白,很是不留情面,只将士子们说得那是满脸通红。
他们很想反驳,但心中却比谁都清楚,他们如今根本没有承担起养家的责任。
半晌后才有个年轻男人气急败坏开口,“你怎么能这般看不起人,莫欺少年穷,等到我们高中入朝为官后,一切付出就都是值得的,到时候不仅光宗耀祖,夫人也能得封诰命,就再也不用辛苦了。”
这话一出,寒门士子们再次齐声附和。
“对对对,我们这是为长远打算,怎么能计较眼前的得失?”
“未来我们将十倍、百倍的赚回来!”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谈及那么多的钱财?真是太俗了。”
……
他们可谓是竭尽所能地反驳着茶楼老板娘的话,以为能堵住老板娘的嘴。
这时老板娘点点头道,“哦,的确读书是为长久计,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要是能成功未来的确回报丰厚。”
士子们心头一喜,以为他们终于说服了老板娘了,又或者老板娘为了她的生意终于退步了。
然而这时,他们却又听到老板娘冷笑道,“且不说你们能不能考中进士,哪怕你们能中进士,谁也没办法保证你们有良心啊,万一到时候攀上高枝,一封放妻书就把糟糠之妻打发了怎么办?”
“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女子不自己去读书呢?当那什么诰命夫人有直接当大官爽吗?难怪你们那么发对女子也能参加科举,看来是怕没法吸血妻子、姊妹了。”
士子们心中哀叹,好牙尖嘴利的老板娘!不愧是在京中做了那么多年生意,可真是见多识广。
而且她应道是真了解他们这些士子的情况,真是句句直插他们心中要害,揭露了他们最为隐秘的内心。
不少士子当即气得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