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分家了!”
陈安直言道:“之所以说不该在这个时候说,是因为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提分家不合适,但我又觉得,大房子盖起来了,有更好更舒服的地方住,早早搬进去,也是喜事,所以觉得这个时候说更合适。”
“这话没得问题,有更好的房子,当然是早早住进去,确实是喜事,盖起来可不是当摆设的。”
陈子谦表示很赞同。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担心陈安选择盘龙湾和青沟这两个地方不靠谱,但房子一盖好,稍微打理起来,看着都舒服。
陈安曾领着他,在周边好好转过,哪里以后能干啥,哪里能开成水田,哪里弄成菜地,都盘算得好好的。
如果没有当生产队长,他可能对陈安所说的一切,会一直保持一种怀疑和赌一下的心态,直到真的分田到户。
但当了生产队长以后,他自己也深刻意识到,这种吃大锅饭的日子走不长远了。
最主要的是,他跟公社的社长杜春明和书记韩学恒接触的多了,眼界一下子打开了不少,也隐隐约约听他们说起过一些地方分田到户创了丰收的事情,透露出上面即将实行这一政策的计划,心里一下子踏实了很多。
只要成了,那盘龙湾和青沟,好好打理出来,那以后的日子,想着都美!
分家是大事儿,这个时候,耿玉莲就只是默默地听着。
事实上,陈子谦和耿玉莲两口子,躺床上的时候,也没少说过这方面的事情,她是能理解的,也是期盼的。
陈子谦现在表示赞同,耿玉莲没有多说一句话。
瞿冬萍这个时候,也没有插嘴,房子盖起来,她当然也想早点搬进去,只是,此时更适合说话的是陈平。
他们两口子又何尝没有好好盘算过,只是一直在等着陈安开口,毕竟,都清楚,那漂亮的大房子是花陈安挣来的钱才盖起来的。
而分家,向来不是简单的事情,除了家产,还有双亲的养老,这些都是该早早定下来的事情。
分家就意味着要单独过日子了,没点小心思那是假的。
其实,陈平两口子心里挺矛盾,一方面想着能早点住进大房子,另一方面又觉得陈安挺能折腾,主要是能挣钱,生怕自己分出去以后,日子还不如现在。
他们私下里商量过,真的分家了,都希望能多分点,但心里也清楚,这些话,实在说不出口。
家里一直是陈子谦和耿玉莲在主事儿,她们还少有决断,多少有些不安。
见身为老大的陈平犹犹豫豫地不开口,瞿冬萍忍不住碰了下陈平,冲他使了个眼色。
陈平看了她一眼,支吾了半天,终究还是开不了口,改成:“既然都同意,老汉、老幺,你们就说说啷个分嘛!”
两口子的小动作,陈安看得清清楚楚。
作为过来人,他见过不少翻锅倒灶的事情,也清楚,分了家,能多争取点,有私心,也是为了让以后的日子过得更好,倒也正常。
所以,不等陈子谦开口,陈安先一步说了:“我的想法很很简单,也不用过多商量,还是之前我跟老汉说过的一样,老汉老妈跟我一起住,以后我来养,家里的东西,都归大哥。
我现在手头还有七十多块钱,这点钱我自己留着了,其它的钱,你们也晓得,我都是交给了老妈的,那些钱也都归伱们。
年底老汉老妈挣来的工分,包括你们自己的,还有分红,也都归大哥。
一句话,我啥子都不要。”
陈安是真觉得自己没有必要跟陈平争什么。
家里有什么?
无外乎就是耿玉莲手头捏着的几百块钱,家里的盆盆罐罐、家具行李和那点红苕和苞谷,还有老房子,明年山体往下一滑,什么都没有了。
再有就是养着的几只鸡和两大两小四只猪。
新房子里,家具都已经齐备,要添置的,只是一些零碎的东西,老家具搬进去,说实在的,那也不搭,陈安还看不上。
至于养着的鸡和猪,解决的就是吃肉问题和到了年底送食品站卖得的那点钱,陈安有能耐狩猎,能赚到钱,不说黑市场上能用钱换各种票证,就连冯学恩这里,也能轻易换来,只要撵山赚到钱,粮食和肉也能搞到手。
相比起来,陈平现如今老实本分地种地,他还真没什么来钱的渠道,要难的多。
陈安就不一样了,秋季还有半数时间,再加上一整个冬季,他有的是时间折腾,别的不说,只要打到个黑娃子或是一只豹子,一整年所需要的开销,都足够了。
这有啥好争的?
与其鸡搜狗斗,还不如直接大方点。
接下来自己盘活自己的日子,怎么过都舒心!
至于接手陈子谦和耿玉莲的养老,陈安也不亏。
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以耿玉莲的精打细算和陈子谦的魄力和处事手段,那绝对能在很多事情上帮到大忙,何况现在陈子谦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