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便懂了。”
&esp;&esp;阿盼的确不大懂,毕竟她是逃荒半道被家人卖了,随牙婆辗转,在码头遇上的虞蘅,才被当时即将登船北上的虞蘅买下,并没有多久的交情。
&esp;&esp;那牙婆是个看人下菜碟的,足足要了虞蘅五贯钱。是以虞蘅明明带了足够盘缠,却还在船上过得紧巴巴。有船工见虞蘅身上穿的虽旧,却都是好料子,还带了个奴婢在身边,以为能宰一笔,不想她死抠死抠,遂没什么好脸色。
&esp;&esp;五贯钱,在阿盼的认知里是她们家五口人半年的嚼用,自己只不过是个粗笨的丫头,实在有愧于蘅娘子。
&esp;&esp;可来了汴京才知道,原来五贯钱在这只够一桌中等席面的钱。
&esp;&esp;也难怪初入汴京那天,那华服小娘子会嗤笑她们了。
&esp;&esp;虞蘅不知道自家婢子心里的小九九,越发精益求精,觉得这样尚有些单调,便去院墙边摘些粉白蔷薇点缀。
&esp;&esp;她生得高挑,不必踩墩子,踮脚去够高处最鲜妍的那一朵。
&esp;&esp;衣袖打落花瓣,纷纷扬扬仿佛下了一场花雨。
&esp;&esp;三月春光肆意明媚,院子里郁郁葱葱,穿碧色衫子的美人更是对眼睛格外友好,韩祯读书累了,便站在廊下欣赏,眼神专注热切。
&esp;&esp;钱氏出来恰好瞧见这幕,想起邻舍妇人打趣的言语,心下一咯噔,回去便寻心腹丫鬟来说话。
&esp;&esp;——
&esp;&esp;在韩宅住了几日,钱氏闭口未提昔年定下的婚约,倒是韩祯打发过几次人来送东送西,又邀她出门踏青春游,虞蘅并不每次都应,不过还是跟着他略逛了逛汴京城。
&esp;&esp;结果阿盼偶然发现钱氏正向官媒打听周遭未婚的富户,赶忙回来朝虞蘅告状:“蘅娘子一心想着钱夫人,她却不似长辈模样!”
&esp;&esp;虞蘅垂下头,全然一副小女儿家羞涩模样:“别乱说话,表姨为我操心,不过是不想叫我嫁过去吃苦罢了。”
&esp;&esp;阿盼气鼓鼓地走了。
&esp;&esp;虞蘅眨眨眼,没有错过屋外一闪而过的白襕衣角。
&esp;&esp;钱氏会这么着急,也是察觉到自家儿子态度的转变。韩祯么,见色起意,道貌岸然,恐怕正做着贤妻美妾的大梦,正得意自己三言两语便哄得佳人欢心,要知道钱氏正为她相看,不得着急?
&esp;&esp;那她偏不急。
&esp;&esp;果不其然,半下午时,忽然钱氏身边的仆妇唤她过去。
&esp;&esp;虞蘅点头:“这就来。”
&esp;&esp;进了正屋,钱氏在那站着,面色是真纠结。
&esp;&esp;“表姨要说什么?”虞蘅目光澄澈地看着钱氏。
&esp;&esp;十几岁的姑娘,还梳着两个环髻,两腮微肉,站在她面前活脱脱就是当年的表姊。
&esp;&esp;钱氏这人吧,重利好面子,偏拧巴装假清高,少女时不服管教偏要嫁给现在的官人,几十年宦海沉浮,没真的大富贵过,如今也不敢问自己心里后悔没有。
&esp;&esp;一想到学问优异前途光明的儿子,钱氏的心硬了几分,故意冷了对方一天,想叫她知难而退。只是到底还有两分顾念亲情,叫人留在自家住了下来。
&esp;&esp;平心而论,这些天虞蘅的乖巧她都看在眼里,若非她家道中落,不能给祯儿支撑,二人既是姨甥,她是极愿意叫她做自家媳妇的,这样的性子样貌,可惜。
&esp;&esp;不过既然祯儿那孩子有心,又说阿蘅孤苦伶仃,性软听话,她只好拉下脸替他问问,或许真能成。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