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却冷喝道:
&esp;&esp;“有什么话就直说,不要拐弯抹角。”
&esp;&esp;陈景恪回道:“因为大禹的部下,也不愿意大权旁落。
&esp;&esp;“他们希望子孙能继承自己的权势,所以才支持夏启夺权。”
&esp;&esp;“如此就可以靠着拥立之功,和帝王家族一起永享富贵。”
&esp;&esp;“臣也是一样的,也希望自己的子孙能永享富贵。”
&esp;&esp;“臣娶了公主是外戚,将来若有机会能封爵,陈家更是要与国同休。”
&esp;&esp;“只有大明强大昌盛,陈家的富贵才能得到保障。”
&esp;&esp;“所以,臣又怎么可能会自掘坟墓呢。”
&esp;&esp;一席话说的殿内几人都不禁颔首。
&esp;&esp;这番话才符合人性,符合他们对人性的认识。
&esp;&esp;是人都有私心,陈景恪岂能没有?
&esp;&esp;为什么要下嫁公主给他?不就是想用联姻栓牢陈景恪吗。
&esp;&esp;为什么他没有处罚陈景恪?
&esp;&esp;不正是因为他确信,已经将陈景恪栓牢了吗?
&esp;&esp;理是这么个理,但有些警告的话还是要说。
&esp;&esp;朱元璋脸色好转了许多,说道:“你心里有数就行,有些话不要乱说。”
&esp;&esp;之后又再次叮嘱他们,千万不要把契约论传出去,才让他们离开。
&esp;&esp;等两人逃也似的离开,他才对马皇后两人说道:
&esp;&esp;“现在你们满意了吧?”
&esp;&esp;马皇后笑道:“好重八,胸怀越来越宽广了。”
&esp;&esp;朱标却若有所思的道:“陈景恪连这样大逆不道的理论,都敢告诉雄英,岂不正说明他没有防范我们吗。”
&esp;&esp;马皇后也认同的道:“以他的聪明,肯定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esp;&esp;“但凡有一点防范之心,是肯定不会说这些的。”
&esp;&esp;朱元璋冷哼一声道:“若非如此,我岂能轻饶了他。”
&esp;&esp;-----------------
&esp;&esp;陈景恪和朱雄英两人,一路回到自己的住所,才露出如释重负之色。
&esp;&esp;朱雄英正色道:“以后说话小心点,别什么都往外说,我能接受别人不一定能。”
&esp;&esp;“我可以包容你,别人不一定啊。”
&esp;&esp;陈景恪心下很是感动,又觉得欣慰,不枉自己一番心血啊。
&esp;&esp;“放心,契约论已经是最激进的理论了,更激进的话我想说也没有啊。”
&esp;&esp;朱雄英明显不信,说道:“最好如此,你自己好好反省吧,我有事去办,别跟着我。”
&esp;&esp;陈景恪意味深长的道:“好,不打扰你的‘正’事。”
&esp;&esp;“记得讲故事时候,将契约论部分去掉。”
&esp;&esp;朱雄英知道瞒不过他,头也不回的道:“啰嗦,还用你说吗。”
&esp;&esp;等他离开,陈景恪才长吁口气,然后露出开心的笑容。
&esp;&esp;果然,成了。
&esp;&esp;他抛出契约论思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esp;&esp;华夏文明诞生过各种各样的思想。
&esp;&esp;民贵君轻就不说了,严格意义上来说,无神论才是对天赋皇权最大的挑战。
&esp;&esp;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无神论思想,南朝范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esp;&esp;只是身处皇权时代,他也只敢反佛反迷信,不敢反对皇权。
&esp;&esp;中国古代有人敢质疑君权吗?还真有。
&esp;&esp;明末清初大学问家顾炎武,就明确对君权提出质疑。
&esp;&esp;并且反对‘独治’,提倡‘众治’。
&esp;&esp;只可惜,他的思想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esp;&esp;陈景恪提出契约论虽然激进,但只要不反对君权,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esp;&esp;况且他讲的那个故事,恰恰说明君权是必然的结果。
&esp;&esp;百姓和君主做了一场交易。
&esp;&es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