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6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65节(2 / 3)

价值,是为天子打工的打工人而已。

&esp;&esp;我贪的是天子的钱,草菅的是天子的‘羊’的命。

&esp;&esp;在这种情况下,官员贪腐就是天经地义的。

&esp;&esp;反腐只是天子个人的事情,大家都是打工人,何必互相伤害呢?

&esp;&esp;隋唐以前,世家力量强大,虽然是家天下,但大家效忠的其实是这套制度。

&esp;&esp;天子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天子。

&esp;&esp;所以就有了孟子的那句:君若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esp;&esp;从皇帝到官僚,都会去维护这套制度。

&esp;&esp;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

&esp;&esp;实际上,大家都在做损公肥私的事情,掘‘公’家的根基,肥了自己的小家。

&esp;&esp;世家就是这么来的。

&esp;&esp;所以,也没必要把世家想象的多好。

&esp;&esp;宋朝以后世家政治结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皇权真正的实现了至高无上。

&esp;&esp;大家效忠的对象,也从‘天子’变成了具体的一家一姓。

&esp;&esp;宋朝就效忠赵家,明朝就效忠朱家,满清就效忠爱新觉罗家。

&esp;&esp;到了这个时候,效忠皇权和这套制度已经不够了,更要效忠皇帝本人。

&esp;&esp;因为很多时候,皇帝的利益和皇权也是相冲突的。

&esp;&esp;是不是很奇怪?

&esp;&esp;其实并不奇怪,皇权要求皇帝加强集权,治理好国家。

&esp;&esp;但有些皇帝个人却耽于享乐,不思进取,最后把国家弄的一团糟。

&esp;&esp;两者的利益是不是就冲突了?

&esp;&esp;面对这种局面,做臣子的是效忠皇权,还是效忠皇帝本人?

&esp;&esp;皇帝自然人为,效忠我个人才是真正的忠诚。

&esp;&esp;于是就有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esp;&esp;当官的都是这种思想,指望他们不贪太难了。

&esp;&esp;当然,历史上也不乏为民请命的清官好官,可他们只是少数。

&esp;&esp;而且必须要承认的是,很多人铁腕反腐也不是为民,而是出于忠君思想。

&esp;&esp;因为贪腐横行,会影响到皇权和君主的利益,他们自然要打击这种行为。

&esp;&esp;为民思想虽然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但在家天下的思想下,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

&esp;&esp;这次,陈景恪就准备趁这个机会,将为民思想进一步拓展。

&esp;&esp;之前他利用‘历史赋予的使命’为依据,将皇权和国泰民安绑定,让老朱正视了‘天子’这个概念。

&esp;&esp;又用‘大华夏’概念,给皇权确立了最高目标。

&esp;&esp;但并没有动官僚系统。

&esp;&esp;原因很简单,皇帝自己都没有‘天子’思想,肯定不允许百官有其他想法。

&esp;&esp;现在皇家三人组都接受了,“历史赋予皇权使命”这个概念,也是时候给官僚们的思想松松土了。

&esp;&esp;陈景恪说道:“华夏思想,其实是推崇家国天下思想的。”

&esp;&esp;“忠君爱国,为民请命,都是植入我们大脑深处的观念。”

&esp;&esp;“所以,对于华夏人来说,高尚的目标更容易我们获得成就感。”

&esp;&esp;“为了心中坚信的道义,我们可以付出一切。”

&esp;&esp;老朱三人都含笑向他看来,露出了然的表情。

&esp;&esp;别人说这话他们会持怀疑态度,但陈景恪说他们很信服。

&esp;&esp;因为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esp;&esp;为了名垂青史,为了让华夏族群更加强大,让华夏思想更璀璨。

&esp;&esp;为了这个梦想,他放弃了太多太多的个人追求。

&esp;&esp;就连华夏人最重视的子嗣问题,都表现的毫不在意。

&esp;&esp;今年都二十六七了(虚岁),还没有一点动静。

&esp;&esp;换成别的人早就急的团团转了,小妾不知道已经纳了多少。

&esp;&esp;他是一点都不着急。

&esp;&es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