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以大御所阁下的英明,定然能察觉到此点。”
&esp;&esp;足利义持不禁颔首,这话虽然不好听却一语中的,明军希望速战速决的打算可以说是摆在明面上的。
&esp;&esp;伊藤正夫见他没有生气,还以为他听进去了心中更喜,连忙继续说道:
&esp;&esp;“既然明军希望速战速决,为何我们要遂了他们的愿呢?”
&esp;&esp;“我们不妨与其对峙拖延时间,每过一日我方的胜算就多一分,明军的胜算就少一分。”
&esp;&esp;足利义持反问道:“明军水师强大,他们可以从任意地方登陆作战,如之奈何?”
&esp;&esp;伊藤正夫马上回道:“坚壁清野,加固城防,能守则守,不能守则留一座空城给他们。”
&esp;&esp;“到时明军若退走,我们可不战而拿回城池。”
&esp;&esp;“明军若分兵把守城池,我们就可个个击破。”
&esp;&esp;“战线越长,我们抵抗的力量就越强,大明的优势就越弱。”
&esp;&esp;“况且战事旷日持久,明军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esp;&esp;“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因着急而出错!”
&esp;&esp;“到时我们再大举反攻,必能一举而破敌,将明军全数歼灭于日本国土之上。”
&esp;&esp;一席话说的伊藤正夫自己都激动不已,这可是他深思熟虑后拿出的战术。
&esp;&esp;自认为是目前最佳的策略。
&esp;&esp;他身后一群保守派,也都纷纷出声支持。
&esp;&esp;说起来复杂,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敌人越想要什么,我们就越不能满足他们。
&esp;&esp;这是最简单的兵法应用。
&esp;&esp;就连不少激进派都意动不已,这听起来确实比决战靠谱啊。
&esp;&esp;虽然这个法子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可胜在稳妥。
&esp;&esp;决战虽然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可万一失败了呢?
&esp;&esp;就一无所有了。
&esp;&esp;然而他们不知道,有句话叫做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esp;&esp;站在日本的立场上,伊藤正夫的策略并没有问题,然而站在足利义持的立场上,他必须决战。
&esp;&esp;他已经被逼到了墙角,迫切需要这场胜利,来提高自己的威望。
&esp;&esp;然后反手镇压国内的反对派,正式结束长达七十年的南北分裂。
&esp;&esp;还有更深远的,那就是大明对日本的渗透太严重了。
&esp;&esp;只有打赢这一仗,才能重振国家荣耀,驱逐大明的影响。
&esp;&esp;想到这里,足利义持说道:“兵部卿的建议乃老成持重之法,然……”
&esp;&esp;他回头看了看众人,沉声道:“你可考虑过日本内部有多少人心向大明?”
&esp;&esp;“南朝的藩主大名,是否会配合我们的计划?”
&esp;&esp;“你可想过,又有多少人真的会站出来抵抗大明的入侵?”
&esp;&esp;“又有多少人,会主动打开城门向明军投诚?”
&esp;&esp;一番话,将伊藤正夫问的哑口无言。
&esp;&esp;其他人也终于醒悟过来,是啊,计划虽好,却没有施行的外在条件啊。
&esp;&esp;以日本目前的情况,真要是执行他的计划,恐怕会有大批的人箪食壶浆,喜迎大明王师入城。
&esp;&esp;到时候连决死一搏的机会都没有了。
&esp;&esp;说到这里,足利义持眼中迸出一股杀气,道:
&esp;&esp;“传我军令,日本安危皆系于此战,望将士们奋勇杀敌。”
&esp;&esp;“如有再敢言退者,杀无赦!”
&esp;&esp;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心中一肃,知道这就是最终决定。
&esp;&esp;决战。
&esp;&esp;足利义持接着又下令安营寨在,并派出探马四处巡逻警戒。
&esp;&esp;一夜平安无事,第二天一大早他派出了五千人发起试探性攻击。
&esp;&esp;“我倒想看看,明军挖坑埋桩,到底在搞什么鬼。”
&esp;&esp;-----------------
&esp;&esp;明军阵地。
&esp;&esp;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