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林笑儿有身孕不方便活动后,才逐渐把橡胶树的事情交给林玉溪。
&esp;&esp;当然,林笑儿有一两个得力的管事也是知道这回事情的。
&esp;&esp;只不过橡胶如何制作成车轮这种关键机密,暂时还是只掌握在自家人手里。
&esp;&esp;至于当初林笑儿为什么有这样的决定,大概是冥冥之中就注定了的吧。
&esp;&esp;过完元宵,走完了合作的生意伙伴和亲戚,家里孩子也被送进学堂。
&esp;&esp;林玉溪和叶晴夫妻俩带着下人就往海岛出发。
&esp;&esp;“没想到也就过去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这水泥路修得这么快。”
&esp;&esp;“对啊,一路走来都是水泥路,要不是这车轮硬邦邦的还有些颠簸,这路跟以前的路比起来,可真的是天差地别。”
&esp;&esp;“现在怕是坐马车比坐船还能快些,也不知道有人比较过没有。”
&esp;&esp;叶晴靠在林玉溪肩上,“说起来,当初第一条水泥路还是在丰宁村修建的呢,那时候我们都没有加钢筋,现在修的这些官道听说是都加了钢筋?”
&esp;&esp;林玉溪点点头,似乎也想起了当年丰宁村修建第一条水泥路时的场景。
&esp;&esp;“笑儿说我们这种木头做的马车,在村里简单修修就好,就算是没有钢筋,修好的马路也结实得很。不过现在修的毕竟是官道,马车多,还有那些几匹马拉的大马车,重得很,没有加钢筋的话,很容易被压坏。”
&esp;&esp;“笑儿懂的就是多,就算是都叫路,不同的地段也得用不同的方法去修。”
&esp;&esp;夫妻俩说着说着,又从水泥路走到林笑儿身上。
&esp;&esp;渐渐的,没了声音。
&esp;&esp;俩人都睁着眼睛,看着马车外往后倒退的景色。
&esp;&esp;一时之间,除了车轮和水泥路摩擦发出的声响,再也没有别的声音。
&esp;&esp;从京城到海岛,即使大部分路段都是水泥路,也花了林玉溪一行人将近二十天的时间,路程是有些远了的。
&esp;&esp;在码头所在的县城休整一晚,计划第二天再上船渡往海岛。
&esp;&esp;听说这个县城,以前还只是个小小的渔村。
&esp;&esp;前些年林笑儿和尹弈啸在这儿待了大半年时间,又游说当时的知府在这里修建了码头。
&esp;&esp;渐渐的,这个小渔村就发展起来。
&esp;&esp;第一艘出海的大船,还是林笑儿和尹弈啸派人跟造船作坊合作打造的。
&esp;&esp;那时候,林笑儿他们找到造船厂说要建一艘那么大的海船,造船作坊的人怎么也不相信他们。
&esp;&esp;无奈林笑儿他们给的实在太多,加上人家世子和世子妃的身份地位。
&esp;&esp;造船作坊的东家迫于压力之下,只好答应合作。
&esp;&esp;没成想,花了八个多月的时间。
&esp;&esp;大船造出来,还顺利下海试行成功。
&esp;&esp;于是有了大海船之后的林笑儿和尹弈啸,才有机会出发去了海岛,在海岛上找了本地人种植橡胶树。
&esp;&esp;而当初答应同林笑儿他们合作的那造船作坊,之后便收到了做不完的大船订单。
&esp;&esp;赚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esp;&esp;不过那造船作坊的东家也是个有眼色的,主动把造船作坊收入的三成分给了林笑儿他们。
&esp;&esp;送上门的银子,不要白不要。
&esp;&esp;林笑儿自然是安心收下,在她心里,这本就是她应得的。
&esp;&esp;这大型海船,真的不是有银子就能造出来的,技术才是关键。
&esp;&esp;她提供了这么核心的技术,只要了造船厂三分利,说起来,还是要少了。
&esp;&esp;当然,看起来只是三分利,每年收到的分红那可不是个小数字。
&esp;&esp;夜晚,林玉溪和叶晴走在街上的时候。
&esp;&esp;路过茶馆,还能听见说书先生说起林笑儿和尹弈啸造船的事迹。
&esp;&esp;人不在了,故事一直还在继续。
&esp;&esp;林玉溪派人定好了去海岛的船票,第二天一早,吃过这边特色的早餐后,一行人便来到码头,按照船票上写的数字找了位置坐下。
&esp;&esp;海船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大,还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