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国家当下最重视的就是集成电路!
星逸科技从研发设计到芯片量产,再到芯片商用,都实现了完美闭环,前途无量。
帝都都恨不得王逸多投资,多建厂。
没办法,晶圆厂夏国正缺。
尤其是40纳米工艺的逻辑芯片晶圆厂,更缺。
目前内地就星逸晶圆厂一个25万片的小厂,别无其他!
哪怕美光等企业在内地投资的晶圆厂,也大都是65纳米,55纳米的存储芯片晶圆厂。
40纳米的逻辑晶圆厂,一个没有!
只能依赖星逸科技,巴不得星逸科技多投资,多建厂。
见王逸没有直接应下,秦主任果断开口:“你放心,王董,还是老政策,基建的事我来申请,二期三期新厂房帝都负责建设,你等着接收就是。”
“好!”王逸直接应下。
白送几十亿的基础建设,没理由不要。
秦主任也心情大好,几十亿就能换来星逸科技几百亿的后续投资,后续每年十几亿的税收,绝对划算!
毕竟送的只是基建,后续的生产线,各种设备,都要王逸自己购置,没有几百亿都下不来。
等第一晶圆厂扩建到75万片月产能,再加上第二晶圆厂10万片月产能,帝都的集成电路产业将会彻底爆发!
“秦主任,当下星逸晶圆厂产能缺口比较大,扩建方面,还望提速一些!”
秦主任摆了摆手:“放心,王董,我们按照第一优先级,调动大量施工资源,按照战略项目进行推进,二期、三期多个厂房同步推进,保证半年多就交付!”
星逸半导体崛起,中芯被拍在沙滩上
“那再好不过了!”
王逸可是清楚,夏国基建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建一个月产25万片的小型12英寸晶圆厂,需要投资130亿人民币。
欧美需要两年,夏国用不了一年。
若是再挂上战略项目,昼夜赶工,多方施工,那可能半年就搞定了。
如今二期、三期同步推进,估计半年左右就能交付,明年四月份就能设备入场,五六月份就能量产!
毕竟40纳米工艺已经成熟,只是安装调试而已。
不过第二晶圆厂的建设速度就要慢一些,得一年左右。
毕竟第二晶圆厂是两个5万片月产能的厂房,工期自然是两个25万片月产能的一倍。
但无所谓,28纳米工艺没那么容易,等到鲲鹏901、902研发成功,流片和量产都得依靠台积电。
至于星逸晶圆厂,前期只能做40纳米,对外宣传也是做40纳米的中端工艺,连32纳米都做不到,从而降低美帝的忌惮!
让美帝误以为星逸晶圆厂卡在40纳米工艺难突破,连32纳米都做不到的时候,星逸半导体却不声不响地搞定了28纳米!
届时,必然给美帝一个大大的惊喜。
一旦28纳米实现国产,未来几年都不会有危机。
毕竟28纳米工艺,足够做很多芯片了。
现在需要的,就是麻痹敌人,韬光养晦。
因此等鲲鹏901、902研发成功,初期流片和量产都找台积电。
让外界觉得星逸半导体技术有限,几年内都搞不出28纳米,不得不依赖台积电代工。
明年下半年,星逸晶圆厂扩建的二期、三期全部投产,月产能增加5万片,年产40纳米芯片将达到5亿多片。
自用三亿多枚,还能多出两亿枚产能。
大可以多量产40纳米的鲲鹏702,鲲鹏700,对外出售就是。
届时,鲲鹏901、902发布后,鲲鹏702、701就成了中端芯片,完全可以对外出售,抢高通骁龙600和英伟达tegra 3的市场。
还有鲲鹏500,也可以对外出售,抢高通骁龙400、骁龙200的市场。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