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青竹> 第42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2章(1 / 2)

他们都听不懂。

就听得懂夸码头多热闹的。

而且同样是写热闹,那些人写得好好,把他们写的比得傻乎乎的。

书生们还会写诗,而他们才刚刚开始学诗。

他们好愁哦,为什么要和大人一起比呢?

一对比,他们还是更喜欢算数题一些,那些大人书生算得也不怎么样,好些还不如他们呢。

书生们拿着沈先生和贾先生好心给他们准备的算数作业,头也麻麻的。

为什么呀,不收他们当学生,还给他们发作业。

给就给吧,还非要告诉他们这些题目和那些开蒙小朋友是一样的,做不对很丢人的好吗?

放假的日子,书院遍布苦瓜脸,沈青越看得幸灾乐祸。

趁着雪没下大,心急回家的收拾了东西就坐车走了。

不心急的则在村里溜溜达达买买买。

过了正月十五才正式复课,这一走一个多月吃不到村里的东西,他们会想念的。

谭武元几个就跑去餐馆点菜吃了,还十分义气地叫上了关系不错的同学,大吃大喝一顿,他们又到同学家一通买买买。

腊肉、腊鸡、腊兔要。

好吃的点心零食要。

漂亮的皮毛、络子要。

还有人别出心裁跑去买了一板豆腐。

初雪村里家家户户都要炖豆腐吃,姜正很怀疑这几个小孩儿是在凑热闹,“你们吃得完这么多么?”

谭武元:“我们家人可多了!”

另外几人也嚷嚷:“我们家人也多!”

豆腐可不是什么耐放的东西,姜正不放心让他们这么买,把一板分成四份儿卖给他们。

几个小孩儿闹着还要,他又取了些耐放的豆干、豆皮给他们。

姜四山家的肉干也被扫荡了大半。

不光小孩儿们爱吃,那群书生也爱吃,你一包,我一包地买,没一会儿就把摊子上摆的买空了,他们又跑来家里买。

菜和干菜也有人买。

冬日能吃的蔬菜就那些,村里山货种类比城里还要丰富些。

借住的书生们不少都是在房东家买,有人还买了一罐子咸菜。

从前不关心这些的书生们瞧见别人都一堆一堆地买,看着看着忍不住也开始跟着买。

还有人凑热闹,跟着村里的孩子们一起跑去竹林里挖冬笋。

小孩儿们是想吃冬笋炒腊肉,他们则拿回家当礼物。

求学出门好多天不回家,瞧,回来他们带上了亲手挖的冬笋!

冬闲

闹哄哄的人群散了, 村里也正式步入冬闲。

没了这群花钱主力,好些铺子都可以暂时收摊, 等明年书院复学再开张。

村里一下子清闲下来,家家户户都不怎么适应,串门聊天的都要想一想往年这时候他们是怎么过的来着?

半天过去,大伙儿都开始盘点起自家仓库看看够不够过冬了。

往年,粮食不够他们想到的就是精粮换粗粮,或是趁着土地还没上冻, 赶紧再去挖些冬笋,找些不苦能吃的野草根晒了磨粉。

今年,买!

粗粮够吃,还能再买些精粮回来。

好些人家数了数忙碌一年攒下的钱, 大大方方拿出几十文让去买肉、买豆腐。

这个冬天,每家都不缺被褥, 冬衣不是太足的还找邻居、亲戚商量着要不要再搭伙上码头买布去。

那边的布料便宜, 就是一次至少得买半匹, 一家用不完, 得找人凑凑。

这家听说要去买布, 那家也琢磨着上码头去买粮食, 姜望南说最近码头有粮商过来, 零卖价和镇上差不多, 买多了能讲价, 种类也多。

不想往码头跑的就托姜望南帮他们捎一些, 姜望南按镇上的价卖给他们, 自己还能赚点儿钱。

姜竹也在码头买了些本地不常见的粮食,他不用按零售价,拉上姜树, 凭姜树那身衣服,买什么都能按批发价算。

左买点儿,右买点儿,姜竹每天往家囤点儿东西,储物间里过冬的东西越来越多,有一天他还弄来几个柚子。

说是商船从南边弄来的。

姜竹从前没吃过这个,也不知道沈青越能不能吃,先买了十几个让家里亲戚和赵先生、曲学博、贾文彬他们都尝尝。

他只知道南方是衢国,也不知道衢国到底有多大,回来一问才知道,贾家都没吃过柚子,倒是曲家和赵先生从前吃过,不过他们老家也不产柚子,还是年节上供时候才买一些。

这年代的柚子远没沈青越吃习惯的好吃。

果肉小,还酸,味道偏苦。

不知是品种、产地还是培育问题,不过别人都觉得挺好吃的。

虽然不是故乡的物产,赵先生他们还是很喜欢。

姜竹奶奶也很爱吃。

就是她嫌柚子皮厚,论个买回来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