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见老爷终于走了,小慈立刻上前两步扶住陶鸿悦,您,您没事吧?
陶鸿悦摆了摆手,瞧了眼满地狼藉,感觉实在有些可惜了饭菜,你去拿些糕点和水来我垫垫肚子,然后陪我去祠堂吧。
小慈见陶鸿悦确实没事,也不像平日里挨了老爷的责骂就要撒泼发火的样子,点了点头叫来门外的仆从洒扫收拾,自己又往厨房跑去了。
半炷香的时间,衣衫一套,发髻一梳,恰是翩翩少年贵公子一枚。总算是填了腹中饥饿,心中也定下不少,陶鸿悦干脆地把最后一口糕点咽了下去,送了口热茶,走吧,去祠堂。
小慈在前面领路,两人从家中穿行而过,虽然有原主的记忆,陶鸿悦却还是忍不住打量起这古色古香的建筑来。这陶府不愧是江州四大家族之一,府邸面积不小,且修建得很是富丽。这会儿虽时间尚早,府内却也都忙碌了起来,仆从们几乎都在忙着洒扫,几个管事模样的人则四处指指点点,扬声吆喝着要求仆从们把府邸清理得焕然一新。
陶鸿悦看得好奇,便顺口问小慈:怎么如此大费周章地在收拾府里,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二少爷摔伤回府后一直昏迷不醒,应当是还没听过这消息。小慈立刻解释,昨日大少爷那边来了信,说是他在胤琼门修行顺利,眼下已成功进入内门,便定下了三日后回来探亲。老爷吩咐这几天务必要让府里焕然一新,好衬得上咱们大少爷筑基修者的排面。
听小慈这么一说,陶鸿悦才有了些这个世界的确是能修仙的实感。微微皱眉,在原主的记忆中一通翻找,总算也发现了些有用的信息。
这世界虽能修仙,但灵气匮乏,资源有限,是以规定每家只能送一位嫡子或嫡女上山修行。灵气是珍惜资源,宗门把控得很紧,炼气修者还只能算是较强健长寿些的凡人,只算是宗门的外门弟子,宗门不甚在意。可一旦成功筑基,便算是入了仙门,也就要求弟子要将宗门放在家族之前。换言之,此修者便不再以某某家族作为出身,而是宗门的弟子了。毕竟,筑基后修者寿元便增至三百余岁,若是再与凡人论亲缘关系,也很是麻烦。
也因此,在修士筑基后,宗门便允许他们回家探亲一次,其一有些像是科举里考中了的学子风光回乡的意思,其二则也是让送孩子上山修行的家族有一些底气在我们家孩子已是宗门中的修士了,即便往后与家族关系较为疏远,但若真有人敢得罪了家中,那上面可是有人的!
或许正因为原主是个不能修仙的庶子,对他那位能修仙的嫡兄是又敬又怕;又大约是因为嫡兄得到了原主从小便向往着却又没有机会得到的一切,所以他对这位嫡兄算是能避便避,关于嫡兄的种种事情都不愿去听。
记忆有些模糊,陶鸿悦便继续以闲聊的模样套小慈的话:唉,大哥出去修行这都几年了?瞧我,都记不清了。
哎呀少爷!小慈惊呼一声,连忙压低声音,现在您和大少爷都长大了,可不能再跟以前一样叫什么大哥了,得称呼嫡兄,之前为这事儿,您还被罚跪过的,您都忘了?大少爷去了三年了,这还是第一次回来,老爷自然是想办得隆重些的。
我估计是昨天确实把脑子摔得不好使了,唉感觉好多事儿都记得模模糊糊的。陶鸿悦赶紧打了个哈哈,又做头痛状。也怪不得陶延岩会对原主态度如此糟糕了,这个不争气的家伙,真是脑袋空空如也让他这个后来者也抓不住什么有用的信息。比如此刻,他试图回想一下他那位去修仙离家的嫡兄长什么模样,又叫什么名字,却竟然发现记忆也很是朦胧,仿佛全然不愿被原主想起似的。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