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
话音未落,一剑眉星目的红衣少年已风风火火赶到,气喘连连,头上汗珠晶亮。他一溜烟蹿到谢琭身侧坐好,向郑夫子点点头,又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整齐闪亮的利齿。
郑夫子无言,只得清清嗓,开始翻书。
台上夫子嗓门洪亮,吵得谢琭脑袋瓜子嗡嗡作响。他向来是听不懂夫子在讲什么的,便猫着腰,小心翼翼蜷起自己,侧头一瞧——
谢玢竟破天荒地听得认真,还不时点点头,以炭笔在书上勾画,连一向将其视为谢琭之流的郑夫子都忍不住频频侧目,满含赞许之色。
谢琭不觉有些新奇,拿手肘捅捅他,问:“你听得懂夫子在说什么?”
“哎呀,你别——”夫子讲得正酣,谢玢也渐入佳境。他不耐烦地敷衍,谁知一扭头对上傻子亮晶晶的眼睛,登时偃旗息鼓了。
跟个傻子甩什么脾气,他想。更何况这傻子还是琳姐姐的亲弟。
于是谢琭就见他玢弟语气诡异地软和下去,哄小孩似的,“有什么事情,等下了学,我们去八珍阁慢慢说,好不好?”
他一下子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好不容易捱到巳时末,谢玢主动提出要请谢琭用午膳,一改往日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作派。谢琭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觉得他玢弟好生陌生。
“听闻琳姐姐这几日便回,可有说什么时辰到?我想回本家看望她。”菜肴未上,店小二提来一壶热茶,谢玢殷勤地给谢琭斟上了。
谢家原没有分家的传统,一大家子热热闹闹住在一块儿也乐呵。只是到了他二人父辈这一代,许是谢琭他二叔对独子寄予厚望,非要学那孟母三迁,搬到了城南一处二进的宅子里头,说是城南书肆墨馆扎堆,离谢氏族学也近,便宜1谢玢读书。
师出有名,谢琭他父亲也只能由着弟弟折腾。
只可惜谢玢并没有如谢二叔料想的那般受周围浓厚的文墨气息熏陶。反之,他谢平川不欲执笔墨定乾坤,却立志挥刀戟安天下,做个马背上的英雄好汉。
这可愁坏了谢二叔,对谢玢管教得是愈发严厉了,日日清晨负手立于门口,死盯着他上了去往族学的马车才放心回去。
谢玢也知道他爹犟,便每日偷偷早起一个时辰晨跑扎马步,故而总是大汗淋漓地姗姗来迟,惹来敢怒不敢言的郑夫子长吁短叹不断。
他口中的琳姐姐自也不是旁人,而是谢琭一母同胞的嫡亲长姐——谢琳是也。传说她十八岁便弃红装、着银甲,提枪上马,上阵杀敌,南抗百越,西御陆合,拳打九曜,脚踏昭穆,中州诸国无一不闻风丧胆,拜将封侯时也不过二十出头,堪称太初地再去医馆请大夫。谢氏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更不必说,府里头就有一位姓梅的大夫,入府至今已有十余年,算得上谢家的老人了。
这梅大夫来头可不小,据说同那紫微垣里头的太医院有些瓜葛,但再想打听些旁的,无论逮着谁问都问不出。无他,梅大夫平素深居简出,也不与旁人来往,府中上下竟无一人叫得出她的名讳。
如此一位性情孤僻、行事诡谲的医者,竟收了望舒做徒弟,当真只因那孤苦无依的柳娘子一句遗言?众人不得而知。
梅大夫的居所位于谢府东南角,一间孤零零的三层小楼伴着药圃而立。她见了望舒也不多话,拎起药锄,下巴微抬两下。
望舒会意,当即背上背篓,同她一道上山去了。
“小月儿你瞧,这些小花儿,是不是很好看?”
梅含章利落下锄,小心翼翼地将一株盛放着几簇卮形黄花的卵叶药草连根拔起,根须尚沾着不少新鲜泥土。她抖抖土,一扬手,那草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度,精准落入望舒背后的背篓中。
望舒正待附和,又听得她道:“此物名唤钩吻,最是剧毒不过。相传神农氏尝百草,纵使身怀剔透肚肠,碰上这断肠草,也是无力回天。”
望舒闻言,俯身仔细观察那似乎随处可见的小黄花,不觉惊出一身冷汗。梅含章仿佛看透他的心思,笑道:“不知道的不乱采即可,怨不得你,是我从前只教你药草,没教你辨这些毒草。”
望舒没忍住,问:“那您怎么从不教我分辨毒草呢?”
莫不是师父觉得他天资驽钝?抑或是认为他心术不正?
“为师可没有嫌你笨啊,是你自己胡思乱想。”
梅含章再一次精准道出他的心声,藏在面纱下的唇角一勾,眼尾泛出细纹,含笑道:“只是……该学这个的另有其人罢了。”
她这话说得半虚半实,故意不叫望舒猜透她的意思。
柳东枝虽是央着她收望舒为徒,但梅含章半路出家,自己也不过是个半吊子。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她能教给望舒的不过尔尔,日后如何倒还要看他自己。而这孩子的勤奋刻苦,她自然也是看在眼里的。
更何况,那孩子不知是否尚在人世……
这又把望舒听得一头雾水,只觉得今日人人都在同他打哑谜,王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