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节(2 / 3)

军、烧过敌营,带着手底下的将士淌过河、破过城,那时候每天都在刀口舔血;进宫后过了十几年安生日子,现在还有个儿子能把阿娘的这一身本事尽数学会,这辈子怎么看都不亏。”

云清由衷地赞叹:“昭贵妃娘娘实在是这世间少有的奇女子,她的故事王爷会记得,我也会记得,终有一日王爷也能告诉天下人。”

云清字字铿锵:“她不应该只是后宫里的一名没人知道名姓的贵妃娘娘,而是需要被百姓、被世人铭记歌颂的巾帼英雄。”

贺池骤然抬起眼,盯着云清,良久,他嘴角勾出一个笑来:“云清,你果然是与他们不同的。”

他平日里总冷着脸,云清这还是第一次见他笑。

左边有一颗尖尖的虎牙,像刚刚成年的小狼。

云清也笑:“那王爷怎么想呢?王爷一身本领,总不该就此埋没。”

贺池深深地看着云清,半晌才开口:“云清,你究竟想要什么?”

贺池心知肚明云清不可能是另外几个皇兄的人,不然凭他的智计,不会在自己面前露出那些破绽。

可他却是在想不通,他布了这么久的局,苦心竭力地让自己出京,所谋到底为何?

云清脸上的笑意散去,换上了认真的表情。

“若我说,我只是想辅佐明君开辟盛世,王爷信吗?”

贺池皱眉看着他,云清接着道:“都说良将择主而事,我认定王爷是明主,这样的理由还不够吗?”

贺池沉默半晌,定定地云清:“本王信你。”

能达成如今的结果,云清无疑是最大的功臣,他身上的秘密太多,贺池也暂时没有追根究底的打算。云清没有害他的动机,他决定赌一把。

不知怎么,贺池总觉得,他是不会背叛自己的。

云清笑了笑,“定然不会让王爷失望的。”

要债

既已把话说开,云清便自然而然地提起了封地之事。

现在承安帝已经批了贺池自请出京的折子,接下来便是让中书省拟定给贺池的封地,交由皇上决定后,再下旨昭告天下。

云清问道:“王爷可有属意的封地?”

贺池摇了摇头:“我既是在这种情况下自请出京,封地自然不会太好。”

他顿了顿,“你可是有什么建议?”

云清道:“王爷可考虑一下宁州。”

贺池认真想了想,才从记忆的角落找到宁州相关的消息,无他,实在是这个州太过特殊。

他不由疑惑地皱了皱眉:“宁州山匪横行,连年上报朝廷请人剿匪,穷得叮当响,为什么选这里?”

云清将手中的小本子递给贺池,示意他翻看。

“宁州气候适宜,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两熟,虽然山匪多,但是中部却地势平坦,耕地众多,而且宁州的位置也不错,南邻岳州,北接沃州,沃州有运河,若治理好了匪患,打通宁城到沃州的路,通商便极为便利了。”

而且,山林多便可藏兵马……云清没有明说,但他相信贺池一定能想到这一层。

贺池打开写得密密麻麻的小册子,听到云清说到水稻一年两熟便面露惊讶地看向他,云清凑过去,给他翻到了对应的地方。

贺池还来不及计较云清某些缺胳膊少腿的字,便看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名词,“林邑稻?”

云清解释道:“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极南之地有一小国名为占城,当地的稻种不仅耐旱,而且生长周期极短,种下百日便可收成,这样一来气候适宜的地方便能一年播种两季甚至三季,年均亩产能提高到原有产量的至少两倍。”

云清接着道:“外祖一家世代经商,不乏有去过极南之地甚至出过海的族人,我向外祖打听了这件事,舅舅帮忙翻遍了族人留下的札记,也找到了相关记载,只是小国名叫林邑,和书中记载有些偏差,但是札记中提到的内容却佐证了这件事并不是无稽之谈。”

云清笑了笑,“外祖在回信里说,舅舅对这件事极感兴趣,已经决定带着心腹前去林邑了。”

贺池听得入神,听到后面眼睛越来越亮,他相信云清不是无的放矢之人,若真能做到他所说的,那天下的百姓或许都再不用挨饿了。

往近了说,若他的封地能最先用上这个稻种,封地便能存下不少粮食了。

他想做的事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云清和他都心知肚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光是这一点便足以让他意动。

贺池压下心里的惊叹,神情诚恳地对云清道:“能得先生相助,不胜荣幸。”

云清微微一笑,很是稳重地应道:“ 王爷言重了,我定会用心辅佐。”

上挑的眼角却不经意间漏出一点小得意。

惹人心痒。

——

武成伯府。

春猎回来已经快一个月了,贺池的伤口也早就好了,云肃不知云清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多次求见云清未果,便一直提着心吊着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