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更难解读。因为它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心意相通。”
她鼓起勇气,抬起头,目光恳切地看向他:“先生若是……略通此道?能否指点学生一二?”
她的态度恭敬而真诚。
沉墨舟闻言,眸光几不可察地闪动了一下。
他何等敏锐,中秋刚过,她便突然开始钻研此道,且是在参加了那场显然有宋家人在场的家宴之后……这其中的关联,几乎不言而喻。
他静默地看了她片刻,那沉默里似乎有一种极轻微的滞重。随即,他神色如常地走到天文台一侧用于记录观测数据的陈旧木桌前,声音依旧平稳:“这摩斯密码,于军事通讯、远距联络上,确是极实用的学问。”他边说,边伸出手指,指节在斑驳的木板上不轻不重、极富韵律地敲击起来。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那节奏清晰、稳定,带着一种冷静而准确的力量,与他平日在课堂上吟诵诗文时的温润嗓音截然不同。
吴灼屏息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她听出来了!这是她刚刚还在苦苦琢磨的几个字母的节奏!沉墨舟不仅懂,而且极其熟练!
敲击声停止。沉墨舟才抬眼看向她,语气平淡如常:“点与划之间的间隔,约为一个‘点’的时长。字符内部间隔如此。而字符与字符之间,约等于三个‘点’的时长。单词之间,则为五个‘点’甚至更长。节奏感,比死记硬背更重要。”
他精准地指出了关键,随即话锋微转,看似随意地追问了一句,目光却似乎比刚才更深邃了些:“教你入门之人……想必是此中好手?可是……军中人士?”他问得极其自然,仿佛只是基于密码本身的应用领域做出的合理推测,然而那细微的停顿和“军中人士”这几个字,却精准地指向了某个特定的人选。
吴灼的心猛地一跳,没想到先生竟猜得如此之准。她下意识地抿了抿唇,在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注视下,无法说谎,只得微微垂下眼帘,极轻地应了一声:“嗯。”
这一个轻轻的肯定,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沉墨舟看似平静的心湖深处,激起了一层无声的涟漪。果然是他。那个能驾驶飞机在夜空中为她打出盛大光语告白的人,自然也有能力、有热情手把手地教她这指尖的密码。
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悄然掠过沉墨舟的心头。有一丝了然,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怅惘,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深究的、微不可察的涩意。
“原来如此。”他淡淡重复了这句话,含义却已截然不同。他不再看她,转而将注意力重新集中于教学本身,声音恢复了导师的冷静与耐心:“那么,我们继续。方才所说的间隔,是基础,亦是核心。你既有人启蒙,更需注重节奏的精准,切忌形成谬误的习惯。”
他接着为她讲解相似字符的区分技巧,示范快节奏下的聆听要领,引导她亲手尝试。他的教导依旧极其耐心、专业,每一个指点都切中要害。然而,若细心体会,或许能察觉那平静语调下,比平时多了一分不易察觉的疏淡,那讲解示范时,比往常更专注于技术本身,仿佛刻意将所有的情绪都收敛于纯粹的知识传授之后。
他不再提及任何可能引申到那个人、那段关系的话题,只是将摩斯密码作为一种纯粹的、有用的技能来传授。
吴灼看着沉墨舟平静无波的脸庞,心中那份求学之心愈发炽热,忍不住更进一步问道:“先生,那……若是遇到相似的组合,譬如‘p’和‘r’,都是‘滴-答-答-滴’开头,该如何快速区分呢?还有,若是听得快了,字符便容易连成一团…”
沉墨舟并未因她接连的提问而显露出丝毫不耐。他微微颔首,示意她靠近些,然后再次伸出手指,这一次,他放慢了速度,将‘p’(滴-答-答-滴)和‘r’(滴-答-滴)的节奏以极其清晰、近乎分解动作的方式,一遍遍敲击出来。
“注意听结尾。”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在寂静的夜台上如同一种引导,“‘p’多一个‘滴’,略显拖沓;‘r’则干脆利落,收束更快。如同诗词中的平仄,细微之处,自有分别。”他敲击了几遍,然后看向吴灼,“你试试。”
吴灼依言,有些笨拙地尝试在桌面上敲击。起初仍有些混乱,但在沉墨舟冷静的目光和偶尔一句“慢了”或“间隔对了”的提点下,她逐渐找到了些感觉。
“至于听得快…”沉墨舟待她稍熟练后,才继续道,“不必追求一字一词听清。先捕捉整体节奏,如同听曲辨音,把握其韵律气口。心中若有大致框架,再填补细节,便不易迷失。”他说着,又示范了一小段稍快的、包含多个字符的节奏,然后让她尝试复述。
吴灼凝神静气,努力捕捉那瞬间的韵律,虽然复述得磕磕绊绊,但方向已然明晰。
沉墨舟耐心地听着,偶尔在她卡顿时重复关键部分,却从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她自己去分辨和纠正。他的教学方式与宋华卓手把手的热情截然不同,是一种冷静的、启发式的引导,更侧重于让她自己领悟和掌握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