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姜韶华吃着新鲜,一根吃完了冲崔渡伸手。崔渡很有默契地又摘了一根,送给郡主。
&esp;&esp;郡主饭量比寻常少女大得多,这在南阳王府早就不是秘密了。崔渡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郡主,心情莫名地愉悦起来。
&esp;&esp;“崔渡,你嗓子似乎好多了。”姜韶华随口笑道:“没那么像公鸭叫唤了。”
&esp;&esp;崔渡笑着应道:“当日郑小公爷让人送了两瓶宫中密药来,我吃了两个多月,效果确实显著。”
&esp;&esp;他故作漫不经心地提起郑小公爷,一双眼密切留意着郡主的神色变化。
&esp;&esp;姜韶华笑容未减,瞥崔渡一眼:“你这样看我做什么?莫非以为我听到郑宸的名讳,就会失态?”
&esp;&esp;崔渡:“……”
&esp;&esp;试探完全失败。
&esp;&esp;崔渡略有些尴尬,摸了摸鼻子:“我不该多嘴,郡主只当我什么都没说。”
&esp;&esp;郑宸和郡主之间到底怎么回事?
&esp;&esp;这三个月来,众人都在暗中揣度,都是越琢磨越迷糊。一个十岁少女,一个十二岁少年,之前素未谋面,怎么会有瓜葛?
&esp;&esp;崔渡因为自己的神奇经历,能想到的就丰富多了。
&esp;&esp;姜韶华沉默片刻,说道:“以前的事,我不想提。总之,我和他现在没有半点瓜葛。”
&esp;&esp;这算不上解释的解释,令崔渡心花怒放,下意识地应了一句:“那就好。”
&esp;&esp;说完才觉不对。郡主和谁来往有瓜葛,哪里轮得到他说好不好。
&esp;&esp;崔渡有些窘迫,忙道歉:“我又多嘴了,请郡主见谅。”
&esp;&esp;姜韶华淡淡一笑,低头寻了一圈,找了一个苗条翠绿顺眼的黄瓜,摘下咬一口:“还有半个月就过年了。你日日在田庄里忙碌,到了送灶过后,就回王府。好好过一个新年。等年后再来田庄。”
&esp;&esp;这是崔渡来大梁的第一个新年。
&esp;&esp;也是他和郡主一同度过的第一个新年。
&esp;&esp;崔渡笑着应下。
&esp;&esp;这一日晚上,众人在田庄里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
&esp;&esp;说丰盛,是因为饭桌上有许多冬日不该出现的蔬菜。不必过多地烹饪,从地头摘了,用清水洗一洗上锅炒一炒,就十分新鲜美味了。
&esp;&esp;崔渡亲自揉面,烙了一盆薄薄的面饼。面饼摊开,放几块红烧肉,夹一筷子炒青菜,夹一筷子鸡蛋炒黄瓜,再来一些炒韭菜,裹好后一口咬下去。让人发出灵魂深处的叹息。
&esp;&esp;真是太好吃了!
&esp;&esp;当然了,崔渡亲手做的面饼,只有郡主吃得到。
&esp;&esp;陈瑾瑜和马耀宗他们,吃的都是厨子们做出来的面饼。
&esp;&esp;陈瑾瑜脸颊鼓鼓的,吃得香喷喷,一边还嘀咕:“崔渡真是小气,做那么多面饼,也不给我们分一点。”
&esp;&esp;马耀宗看着一点都没开窍的陈舍人,有些好笑。不过,他不敢露在脸上,免得陈舍人小心眼发作生气。
&esp;&esp;他殷勤地为陈舍人又卷了一块面饼,特意多放肉多放菜:“陈舍人再吃一个。”
&esp;&esp;……
&esp;&esp;大梁过年,从二十三便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出了元宵节,年才算过完。
&esp;&esp;忙碌了一年的百姓,家家打扫屋子买肉买菜,忙碌着过年。
&esp;&esp;南阳王府也有了过年的氛围。丫鬟仆妇们里外收拾,厨房里堆满了各式肉类蔬菜,王府六房的属官们,也陆续封了各自的差房。
&esp;&esp;唯有工房,一直忙到了腊月三十当日。
&esp;&esp;就连姜韶华,都有些心疼沈工正了:“这一年,沈工正几乎没歇过。从今日开始,工房里都歇一歇,半个月再开工。”
&esp;&esp;沈木想了想道:“正月初八就得开工。多造些新式辕犁,就能让百姓们多省些力气,耕田能快一些。”
&esp;&esp;“郡主不必担心,工房里干活的工匠们,都乐意做这份差事。”
&esp;&esp;郡主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拿的俸禄是别处工房的双倍。而且,做得还是有利农桑的器具,他们累些也心甘情愿。
&esp;&esp;姜韶华颇有些感动,当即决定,给六房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