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溯光声音颤抖着。
沈晏川将他扶了起来,道:“闹事的,杀了就好。”
溯光脸色已经惨白。
当年,宋宛白在最后时刻央求他带着小公子走,不管去哪里,只要不是修真界就好。
远离这些是非,就能保住平安。
但年少失去了一切的小公子总是不甘心,一心要继续修习。
溯光一时心软,便纵容他去了浮月山。
原以为只要踏实下来拜师学艺,沈晏川就能凭一己之力在修真界站稳脚跟。
事与愿违,当十六岁的沈晏川满脸泪痕,满腔怨怒地出现,告诉他,自己再也拿不起剑时,溯光感同身受了那种痛苦。
沈晏川那时的话犹在耳:“我恨沈于麟,他为什么要沾染幽火,为何要为了排解一时的痛苦,将我炼做解药。我是他的儿子!他为何要如此对我!”
幼时的沈晏川,灵脉之中被迫承受了太多沈于麟转移给他的幽火之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直到在比试之上输给玉姜后,才明白一切早已没了挽回的余地。
彼时溯光不知如何宽慰开解他,只告知,修真界并非只有剑修一条路可走。
避开剑术,改学阵法,便是另一番天地。
只要能助小公子重拾修习之心,忘却沈于麟带给他的苦楚,忘却七衍宗灭门之痛,或许才能真正实现宋宛白的心愿,让他能自由地活着。
后来,溯光才知晓自己做错了。
从一开始,他就应该带着年幼的沈晏川永远离开修真界,永远离开这些纷扰,也不会走到今日这一步,覆水难收。
此时沈晏川才沿着山道继续往前走,而溯光就小心翼翼地跟在他的身后。
许久,溯光问:“公子此番回来,瞧着心情不大好,是事情不顺,还是遇到了什么人?”
沈晏川顿了顿,回想起了那个给了他一耳光的姜回。
太熟悉了。
虽说不知是何处熟悉,但他总是觉得,自己应当是在何处见过她的。
若非有旧怨,想来也不会有人如此果决地对他动手。
本来他还有所怀疑,直到岑澜的出现。
岑澜是何许人也,如今魔域的主人。虽不比昔日魔尊那般尊贵,但在魔域之中亦是说一不二之人。
这样的人,连沈晏川提出的交易都看不上,怎会甘心陪着一个瞧起来资质一般的女仙修?
此女必有问题。
“遇上了岑澜。”
溯光惊诧道:“岑澜?他去月牙镇做什么?可曾为难你?”
沈晏川若有所思道:“十年前他拒绝了我的提议,我们便是两条路上的人了,按理来说,他绝不会再给我留半分颜面。但他没有那么做……他在云述面前,丝毫没有提及我与他之间的事。”
溯光问:“他是在替公子遮掩?”
“不好说。”沈晏川冷笑一声,“他为人圆滑狡诈,做任何事都留有余地。是敌是友,我仍看不清。但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他这次给我留的那一分余地,说明他并不想看到我功亏一篑。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还是可以打动的。只是,我尚不知他想要什么。”
溯光走至与他并肩,笑道:“他想要什么还是挺明显的,从始至终,他追逐的都是流光玉。得流光玉者便是下一个魔尊,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能将他从魔域请出来?”
沈晏川倏然怔住。
是啊。
岑澜只会因为流光玉而离开魔域。
如今他出来之后,不思寻找,反而与一个女子待在一处。此事实在不同寻常。
“难道她……”
他再次回想那个因云述而给了他一耳光的女子,极为缓慢地反应过来,他一直觉得的相似,究竟是什么。
沈晏川道:“当年我在噬魔渊设下的关押阿姜的阵法,非流光玉不可解。但最后还是碎了,我方知,我一直苦苦寻觅的流光玉,竟一直都在阿姜的身上。后来,阿姜身死,流光玉不知所踪,我便也放下了这个念头。如今却不一样了……”
“什么?”
“我要再去会一会她。”
“你是说,你见他进了七衍山之后便没再出来过?”
玉姜捻着玉佩的穗子,动作缓慢。
面前人跪地,头也没抬,声音压低:“受大人之命,我一直跟着沈晏川。七衍山上瘴气和魔息过重,我们很难靠近,便只在山下守着。他的确没再离开过七衍山。”
七衍宗被灭门之后,山就已经荒废了。
既是一座连妖邪都不敢进犯的荒山,沈晏川又是何以在山上待了那么久?
怪不得这些年一直找不到他的行踪,原来将自己藏得这般隐秘。
毕竟谁也想不到,沈仙师离开浮月山之后,不去游历人间,也未曾斩除妖邪,而是孤身躲进了那里。
“知道了。”
玉姜拨弄着玉佩,点了头。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