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小村医> 第18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2 / 2)

定村的那几个村民去夏川镇赶集的时候,碰到了王家村的一个同样在集市上卖衣服的村民。

他们和那个王家村的村民聊天的时候,得知他卖的衣服也是从牧源服装厂批发的,就顺嘴问了一句,他从牧源服装厂批发衣服是多少钱一件。

结果他们就被告知,所有王家村的村民,去牧源服装厂批发衣服,牛仔裤的价格都是十六块钱一条。

其他的衣服的拿货价也都比他们要便宜八毛到四毛。

后来他们又找了几个其他镇子的批发商问了一下,结果牧源服装厂给其他批发商的批发价,竟然跟给他们的批发价一模一样。

而且过年那会儿,牧源服装厂还给其他批发商都包了一个红包,钱虽然不多,但是牧德业却根本就没有给他们包过红包。

他们直接就气炸了。

正好当时有其他服装厂的人找到他们推销衣服,而且那个服装厂的人开出的价格,跟牧源服装厂给他们的价格一样,他们果断将供货商从牧源服装厂,换成了那家服装厂。

对此,牧德业的解释是,一开始他给北定村村民开出的批发价高,是因为当时的原材料贵,后来原材料便宜了,他就把批发价降下来了,他把这件事情交给了他的老婆王萍的弟弟,也就是他的小舅子去办,可是他小舅子给忘了。

但是那几个村民不吃他这一套。

所以他后来补给北定村的那几个村民的钱,那几个村民也没收,也没有把货源重新换回到牧源服装厂去。

那个时候,牧源服装厂已经度过了危机,把摊子铺开了,他们去不去牧源服装厂批发衣服,对牧德业来说一点都不重要了。

2008年,当时的北定村、李家村、郭家村的马路都还是泥巴路。

三个村子的村长求爷爷告奶奶,才终于从镇政府那里,要回来了一笔修路款。

但是这笔钱,想要把三个村子的马路全都铺上水泥,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他们发动村民踊跃捐款,但是村民们也大都不太富裕,所以他们虽然筹集到了几万块钱的捐款,但还是差了三分之一。

镇政府说,如果一个月之内他们凑不到足够的钱,那镇政府就要把那笔修路款先拨给其他村子用了。

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们想到了牧德业。

于是三个村的村长和上了年纪的老人轮流去求牧德业。

前面的那几个北定村的村民也第一时间把货源重新换回到了牧源服装厂,还三天两头的跑到牧家道歉。

就这样,他们苦苦求了牧德业一个月,牧爷爷和牧奶奶也劝了牧德业一个月后,牧德业才终于松口。

之后为了感谢牧德业,三个村子的村民积极配合牧德业,接受媒体的采访,为牧德业歌功颂德。

牧德业请来一批媒体,他们就演出一次。

就这样,他们顶着零下两三度的天气,来来回回折腾了十几次。

当时的李家村还是老村长在当村长,他那时已经快六十岁了,这么一番折腾下来,路修好之后,他就病倒了,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星期才好起来。

结果他病好之后不过一个月,夏川镇王家村那边就传来消息,牧德业给王家村那边也捐款修了一条马路。

还是捐的全款。

那条马路修好之后甚至比北定村修好的这条马路还要宽一米。

牧爷爷当时也已经七十多岁了,被他气的心口痛了两天。

2013年,牧源服装厂连续扩建了三个新厂,工人不够了,牧德业回来招工,最后三个村子,八百多户人家,只去了四个人。

这些事情吧,说大不大,但是说小也不小。

谁也不知道,牧德业为什么要这么对待他的家乡。

总之,之后的十几年,北定村、李家村、郭家村都没怎么再跟牧德业打过交道。

也就是北定村的民风好,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更不搞连坐那一套,牧爷爷和牧奶奶的名声更好。

要不然,去年牧兴怀回到北定村,都不一定能把牧氏中医诊所再开起来。

牧兴怀:“应该会回来吧。”

“但是他们肯定不会回来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