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回娘家探望嫡母时,陶夫人果然微微皱眉。
“老七先来和我们说了。”陶夫人看着静漪,“老爷的意思是你早该回去探望父母的。最近老爷病着,程老爷和太太没少挂念,还特地遣人来探望。这次你回去,也正好替我们问候。”
静漪听的一愣一愣的。她做了不被准许归宁的思想准备,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父亲和母亲前后两次遣人登门探望,荐医送药。父亲还表示过要来探望公公,虽一时未能成行,总归是关切的。
她没想到公公人在病中,如此通情达理,这态度让她感动不已……
“不过,”陶夫人话锋一转,“我原是不同意你在这个时候回去的。但是既然老爷发了话,老七也支持,程太太病着,不让你走,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么着,要去,多带着几个人照顾你。”
静漪点头。
“回头让张妈来,我有话嘱咐她。”陶夫人似是无奈之中才赞成了的,说。
静漪心一顿,又点头。
等她回到自己房里,告诉张妈,太太让她去一趟,张妈也怔了怔,才问:“太太没有说别的么?”
静漪摇头,说:“你去了,太太自会嘱咐你的。”
张妈点头,给她准备晚餐去了。
静漪倒在屋子里来来回回地踱着步子。
秋薇便说:“小姐,都准了你回娘家了,做什么还心烦?太太让张妈过去,也不过是想到时有个细心靠实的老人儿在您身边照顾,他们都好放心……说起来,小姐,弄不好是因为那一回,太太上了心。”
秋薇这么一说,正好戳中静漪的心事。
她站下,发了一会儿呆,才说:“有什么,隔三差五的,大夫瞧着,什么事儿都没有呢。再说如今我这身体,好得很。”
秋薇便笑着宽慰她道:“那不就结了?您该操心的是快些收拾行李、都要带什么,既然是回去探望太太,还要早些准备为好。再说这边家里事情好多。您得快去快回,不然留姑爷一个人在这里,您如何放心?”
静漪想想也是。
她想着等陶骧回来,再把这件事确定一下。
虽然惦记着嫡母的病情,但是陶骧面临的局面这么复杂,她是不能说走就走的……不过转念一想,尔安前两天似有意似无意地当着她的面提起这次审计风波,话中之意不言而喻,应是顾及陶骧的面子,也是不好直言使她难堪,她觉得自己这一趟娘家还是该回的。
屋子里各个角落里的钟表几乎同时响起,此起彼伏的鸣着……她看着落地钟上的时间。
三年了,整整三年了。
日子过得可真快……三年前的那个让她无比煎熬的盛夏,她是怎么过来的,都有些模糊了。但是那种痛苦和迷茫,记忆犹新。
她刚用过晚饭,萝蕤堂的宋妈就带着一顶小轿来接她了。宋妈进门说是老姑太太那里三缺一,命她过来请七少奶奶过去凑手。
静漪吩咐张妈说七少爷来家,摇电话去萝蕤堂,她就回来的,便上了轿。
萝蕤堂里却是在后头安斯阁里放置了两桌麻将——陶因泽姐妹围成一桌正在掷骰子玩,陶盛春、陶尔安和苏郑两位老姨太太那一桌却早已开始搓牌了——静漪隔着帘子看着安斯阁内衣香鬓影,听着前头丫头们在里面轻声地说着“七少奶奶来了”,打起帘子进了门。
安斯阁内虽然打着牌,老太太们也在聊着天,却比平时要安静些似的,看到她来,不等她一一问好,陶因泽拿着拐杖戳了戳地面,说:“快坐下,三缺一,就等你呢。”
静漪告了座,还没坐稳,陶因清便说:“这回逮着你多打几圈儿。谁知道你回娘家多久才回来呢?”
“我很快回来的。”静漪轻声说。
陶因清要说什么,陶因泽瞪了她一眼,她便忍住了。
静漪觉察,姑奶奶们素来心直口快,要说的话从来憋不住,果然陶因清在打了一会儿牌之后,仿佛不经意似的,说:“若不是早知道程太太病了,还以为你反是趁着这个关口躲了清净呢……”
静漪摸了张牌在手里,垂了眼帘,看着面前自己这一溜儿牌,却是好一会儿算不清了似的,当然也听不清陶因清又说了什么,以及其他人说了什么。她半晌才把手上这张牌放下。
“倒是打呀。”陶因润笑着催促静漪。
静漪看看她,说:“和了。”
“胡说!”陶因清立即说。
静漪双手合拢,将牌推倒,众人围上来,静默片刻,同时啊了一声。陶盛春一根手指戳到静漪额角,叫道:“这个丫头,竟然和这样的牌!今儿晚上的夜宵静漪请!”
陶因泽笑着说:“果然应该这样。”
静漪也笑。
陶因清推了牌,瞪了静漪,扑哧一笑,说:“真讨人嫌,打牌都讨人嫌。骧哥儿什么时候回来?今儿晚上不放你回去,他回来也不放你回去,留你在这儿,什么时候我和了一条龙,什么时候放你……”
一屋子女人,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