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校区的钟楼很有西式建筑的风格,穿着制服的学生结伴走过操场,书包上别着各种社团徽章,聊着陶念不熟悉的外教课和交换生项目。
陶念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准考证。她想起晋州实验中学气派的体育馆,想起铁一中那栋特别大的教学楼,而这里光是西校区就有三个实验中学大,更别提那座穹顶绘着星座图的独立电教楼。
“听说他们的电教室是全市最好的。”她听见旁边人在议论。
陶念一边听着,脑海里一边浮现出二十一中的电教室:冬天漏风的铝合金窗,夏天连吊扇都没有,闷热得让人直流汗。还有那台每次开机都要拍打半天的投影仪,好不容易打开了,还经常死机。
一群高三生抱着社团招新材料从她们身边经过,校服外套随意地搭在肩上,谈论着九天的假期要去哪个城市参加模联。他们的聊天放松又轻快,像是完全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
这里真好啊。
她甚至不敢想象自己有机会在这样的高中读书,却忍不住想,比起教她们班那样的学生,林知韫是不是更愿意教这里的孩子?
聪明的,听话的,松弛的。
她多希望自己也成为这样的人啊。
站在阳光下,亮堂堂的人。
可转念一想,自己能够走出初中时那样的泥泞,都是她不敢想的,如今又遇到林知韫这样的老师,更是幸运。怎么敢奢求更多呢?
陶念站在考场外的走廊上,透过落地窗望着远处的钟楼。几只白鸽扑棱着翅膀落在上面,又很快飞走。
她忽然想起林知韫说过的话:“重要的不是你在哪里,而是你看向哪里。”
考场里已经陆续有考生进场。陶念深吸一口气,摸了摸书包侧袋。那里装着那个柿子挂件,还有哆啦a梦的钥匙链。
陶念跟着引导老师走进考场。推开门的一瞬间,空调的暖风迎面扑来。宽敞的教室里,每个座位都配备了可调节的椅子,桌面上摆着崭新的答题板和签字笔。
她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指尖轻轻抚过光滑的桌面。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完美,完美得让人有些无所适从。
监考老师开始分发题目卡。陶念接过卡片,上面印着本次作文的命题:《边界》。
她忽然想起二十一中的围墙。那堵低矮的红砖墙,爬满了常春藤,每到春天就会开出细碎的白色小花。
林知韫总喜欢在午休时站在墙边看书,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像一幅好看的画。
陶念的笔迹越来越流畅。她写到了岚岛的海岸线,写到了二十一中和外国语学校之间那道看不见的界限,写到了自己站在两种未来之间的彷徨与期待。
当最后一个句点画完时,陶念轻轻合上了答卷。
回到岚岛时,已经是晚上了,陶念吃完了饭,便蜷缩在被窝里刷着贴吧。
忽然,一条标题赫然闯入视线:【喜欢上自己的老师怎么办?】
陶念的手指猛地僵住。发帖人字里行间都是小心翼翼的试探,却掩不住字里行间呼之欲出的悸动。
“每次她对我笑,我都觉得整个世界都亮了”、“明明知道不可能,还是控制不住去想”……
——竟然有人这么堂而皇之地问出来了?
评论区早已炸开了锅。
有人苦口婆心:“姐妹醒醒,老师图你什么?我上高中的时候也特喜欢我英语老师,但是过来人告诉你,等你上了大学就会忘记的。”
有人义愤填膺:“要是她敢越界,立刻告诉家长,举报她。”
还有人调侃:“年轻就是好,连这种白日梦都敢做。”
手机屏幕渐渐模糊。陶念用被子捂住嘴,喉咙里泛起一阵苦涩。
是啊,她图我什么呢?
一个连实验中学前一千名都进不去的普通学生?
一个连复赛都紧张到失眠的胆小鬼?
还是说……图这份注定没有结果的痴心妄想?
窗外的雪又下了起来,簌簌地敲打着玻璃。陶念把脸埋进枕头,任由冰凉的泪水浸湿了枕巾。
“只有变得足够优秀……”她在黑暗中攥紧被角,“优秀到能堂堂正正站在你面前……”
大学不会成为遗忘的借口,时间也消磨不了真正的倾慕。
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第二个人,会在她打针时怕她疼,会知道她喜欢什么书,会记得她周记里的每一处细节,会为接纳她笨拙的谎言,会为她缝补校服,会鼓励她去看一看更大的世界……
“林知韫……”
泪水洇湿了枕套上绣着的小小的花。
“你能不能……再等等我?”
再开学,初春的风还带着料峭寒意,走廊尽头的积雪已经化成了水洼。
林知韫站在班级门口,手中的记事本上停留在了“升旗仪式安排”这页。
“演讲稿让陶念负责修改,”她抬头看向班长,余光瞥见走廊拐角处工会主席周老师正抱着一叠文件朝这边张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