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由于宗族观念始终存在于古代历史进程中,其久远而深刻的影响,能够使得拱卫作为宗族族长的皇帝,对于一些同姓藩王来说,其实比维护大范围意义上的朝廷来的重要。也就是说,在古代家国一体的架构下,朝臣是把皇帝当做自己的父亲一般去拥护,而宗室藩王们,却是把宗族的族长当做自己的君主去侍奉。】这样君君臣臣、家国一体的理论,直接把在场的不少人给砸蒙了。许多人揣测着这一番背后的思想,狐疑的目光直接望向了一旁脸上已经不自觉笑出了花的叔孙通。焯,这老滑头笑地这么高兴!真是儒家那套理论?!——其实,是,也不完全是。叔孙通在心里反复斟酌着这几句话透露出来的信息。儒家确实要求维护宗族制度,对于等级上下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要求,但是视君如父……这是孟子的想法,前提还有一句“君视臣如手足”。但是生活嘛,为了迎合上位者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发展、壮大学派,口头上作出些许的让步也有可能。——也就是说,后世果然选择的是儒家的学说治国!儒家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足够深远到后世人的时代!感觉浑身精神振奋的儒生思考着,如何才能让儒家的学说更早一步被扩散开来。【但是同姓诸侯王也不是没有弊端,它也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区别只在于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因为,既然同姓诸侯王们身上流着与皇帝同样的血,那么为什么必须得是皇帝即位呢?如果汉朝一直严格奉行着嫡长子继承制,那么也许还没办法找到什么借口。毕竟从出生之时就已经决定了的命运,想要反抗从来不是那么容易。但问题就在于此啊,在诛灭诸吕之乱后的汉初功臣们看着当时的皇帝,汉少帝刘弘,他身上依旧流着吕氏的血脉,他的皇后是吕氏一族的女儿。纵然他现在年幼而没有办法造成威胁,若是等他年长之后,想起他们剿灭诸吕的事迹——他可能会放过他们吗?要知道虽然少帝一直被吕后把持着政权,只是一个普通的傀儡。可他到底是吕后的亲孙子啊!——于是必须换皇帝,换一个不会对他们剿灭诸吕日后算账的皇帝。所以代王刘恒被迎立进京,做了日后的汉文帝,为汉家带来了一个新的治世,也在野心家们的心里点燃了一颗火种。——刘恒也是庶子,他甚至还不是长子。他原本只不过是个藩王。凭什么他能做皇帝?我们这些同姓诸侯王不能做呢?真正的野心家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可以说,只要诸侯王们依旧拥有着足够威胁到中央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实力,那么不管是同姓还是异姓,都会成为中央朝廷必须解决的对象。】代王刘恒!
刘邦终于从天幕的口中得知了他的好大儿汉文帝的真实名姓,绞尽脑汁思考了半天,最后竟然还是韩信提醒他的。“是薄姬去年给陛下你生的儿子吧,”想了想那位薄姬的来历,连韩信的脸色都有点微妙。“就是臣当年灭了魏国之后,献给陛下你的,魏豹听闻她的儿子会是天子于是欣然纳了的姬妾,给你生的儿子……”君臣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感觉有一种三观破灭的恍惚。韩信当年为什么会把薄姬送给刘邦?他不信这种相面预言之术,甚至听到魏豹竟然因为这句话就娶了个老婆甚至洋洋得意自以为自己未来会成为天子,私底下没少嘲笑过对方。之所以把薄姬送给刘邦,只不过是单纯地顺手讨好一下老板,毕竟虽然不信,但这玩意容易犯忌讳。……结果未来的汉文帝还真就是从薄姬肚子里头出来的啊???别太荒谬了!什么相面啊这么准??“许负确实挺有本事的……等等,你刚刚是不是用的自称是——”——臣韩信依旧在他面前自称是臣。年轻的大将军一脸坦然地看着他,仿佛他问出的问题是什么无足轻重的细节一般的从容。“……楚王?”刘邦试探性地喊了一声。“陛下还是喊臣将军吧,既然陛下无意分封王爵的话。”韩信说的一派云淡风轻,看都不看一眼旁边被他这句话震撼地脸部都扭曲起来的异姓诸侯王们……嗯,对面应该准确来说,是满脸写着“背叛”“可恶”“无耻”“小人”。“臣请辞王爵号。”平地炸起一声惊雷。刘恒的笑意从脸上慢慢消退了,他注视着那句,“要诸侯王们依旧拥有着足够威胁到中央的力量,那么不管是同姓还是异姓,都会成为中央朝廷必须解决的对象”,陷入了沉思。在天幕出现之前,他对于未来如何对待诸侯王的态度想得是克制的拉拢,甚至于偏向宽和的扶持的。因为他自己也是诸侯王出身,在中央的权利并不算非常的牢靠。而汉初的军功集团们,对于自己这个由他们扶起的皇帝,心中也是多有居功自傲之情。他原定的想法是通过扶持同姓诸侯王,增强山东诸侯王的势力,用以制衡朝中的军功集团。但眼下这个想法并不能说完全的摒弃——他所面对的局势也不足以支撑着他抛去宗族这一强大的助力。
海棠情欲